第195章 蒲偃(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121 字 2023-03-05

靠此技让儿女过得好一些,可惜在这荡阴县无人识货,反倒屡屡受辱。我知蒲大兄是有本事的人,何必窝在此地,浪费才华,不若和我等一同前往洛阳,也能遂了平生之志。”

郭永情真意切,但蒲偃却言道:“郭兄弟跟着曹君侯去洛阳,甚好,只是我志不在此,不愿离开荡阴。”

蒲偃说完,便向曹昂赔罪。

“蒲大兄难道不想回归家族了?待在这小县城里,什么时候能给自己正名。”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郭永这话似乎说到了蒲偃的痛处,因此蒲偃有些沉默。

蒲偃的拒绝倒是不出曹昂意外,郭永夫妻二人穷困是因为无人赏识,可这蒲偃锻造技术这么好,去哪里都能讨得一碗饭,毕竟音乐的评判标准不固定,刀好不好,这标准就没太大区别了。

所以肯定是蒲偃本身不积极。

听到郭永的话,曹昂心中立刻脑补出一番家族大戏来,后世的小说中这种桥段可谓比比皆是。这种事并不稀奇,不过是个体与集体之间产生矛盾,或者是利益纠葛。不过在这个宗族至上的年代,都是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几乎没有哪个人能反过来压宗族一头的。

有了这个切入点,曹昂立时便有了招募蒲偃的说辞。

此时众人皆不说话,曹昂便言道:“听蒲郎口音,应该是益州蜀郡那边的人,我听说蜀郡临邛(治今四川省邛崃市),有个蒲氏家族,善于冶铁,闻名遐迩,不知蒲郎是否知道。”

曹昂今世并未听说过什么蒲氏家族,之所以知道临邛有个蒲氏,还是之前游览临邛卓文君故里时听说三国制刀大师蒲元也是临邛人,后来专门查过

资料。

蒲通“濮”,这蒲家有可能是濮人后裔,善弄刀剑。

蒲偃听得曹昂的话,有些语塞,他这一表现,曹昂倒是立刻判断此人跟临邛蒲家有关系,便言道:“看来蒲郎便是出身临邛蒲氏了。”

“不是!”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曹昂看着他,也不说话。

这蒲偃最后无奈,只得说了实话。

原来蒲偃年轻时认为用石炭冶炼武器,会更加锋利,家族人一直认为他离经叛道,但蒲偃却不以为然,仍旧探寻石炭冶铁的技术。有一次蒲偃帮着家族给官府锻刀,用上了石炭,可没想到锻造的环首刀极脆,并不达标。

家族费了很大劲才填平此事,元气大伤,之后便将离经叛道的蒲偃逐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