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基建狂魔(3 / 4)

,最外一层是抵御混沌升级版小宇宙膜,中间层是用作分隔作用的金光膜,最里一层跟外面层一样。

接下来就是用一艘工程舰船充当时空稳固设备将隧道最前端的三层膜锚定住,同时让另一艘工程舰船充当时空扭曲角色并待命。

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在隧道初始点和最前端放置大型空间桥的工程舰船。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进行隧道翻转了,以隧道最前端为支点,在隧道起点的工程舰船将隧道最里层的小宇宙膜向四维翻转,当翻转到一定角度也就是内部隧道完全置于混沌海之后,这艘工程船就在被翻转出去的隧道壁上开洞,然后往洞里使劲放早已准备好的压缩空间,于是...混沌海消融空间释放庞大能量再次推动隧道翻转。

等翻转到已经计算好的角度之后,封堵这个洞然后在另一侧开洞,减速这条翻转的隧道,直到隧道重新便直!

这时候,隧道的长度就变成了之前的两倍。

以此类推,接下来工程舰船就是通过之前已经放置好的大型空间桥传送回来,再次重复之前的操作。

当操作被重复第二便的时候,隧道的长度就变成了最开始的四倍。

可以想象,假设最开始隧道长度是1,第一次翻转后就变成2,第二次就变成4,第三次8,第四次16......

这种办法因为呈指数增长,而且每次被折叠翻转的隧道都是制作好的,所以岳原舟才将其命名为‘预制块指数折叠翻转法’。

正是因为这个办法,神舟文明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修这么长的路。岳原舟的新座驾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制造出来的,所以基建号确实不是岳原舟胡乱命名的。

而‘预制块指数折叠翻转法’这种方法必须要建立在第一种已经被命名为‘塔吊爬升法’的方法基础上,只有用‘塔吊爬升法’修了一段距离之后才能使用。

而且不用想也知道,这两种方法看起来虽然简单,名字也比较土。

但真能玩转得动的,除了神舟文明这种将空间向科技玩出新花样的文明之外,估计没有哪个文明能做到了。

因为这里所用到的技术确实很高超,最低要求,其一是拥有智子当做高维观测的眼睛。其二是要拥有豪华升级版的能抵御混沌侵蚀的小宇宙膜技术,其三是空间切割技术。其四是充当隔板的金光膜技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