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普利策奖获得者的质疑(3 / 5)

p>

“好的,我会去看的。”

才怪吧?路易赌一打的可口可乐,他不会去看的。

回到酒店,路易吃完宵夜就去睡了。

多数人吃了宵夜都会让身体消化一下再去睡,他却不一样。

吃完宵夜就刷牙**睡觉,他能睡得更香。

9月25日,媒体日。

纽约作为世界媒体之都,在NBA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的今天,自家主队的媒体日自然是要来看一看的。

今天,受邀来到训练营的纽约媒体多达20家。

大到时报、邮报、《纽约每日新闻》、《新闻日》,小到《纽约观察家》、《来自曼哈顿以东》、《长岛进阶报》、《美国速递》、《纽约广场新闻》,都派出了记者。

媒体日开始前,路易、戴夫·德布斯切尔和尼克斯全体球员、工作人员拍了一张合照。

接下来,他们各自接受采访。

路易面前的记者甚至比伯纳德·金那边的还要多,弄的好像他才是尼克斯的头牌。

正常情况下,教练不会获得那么大的关注。

为首的一个记者,似乎颇受他的同行尊敬,所有人都愿意让他第一个采访。

路易看了他的牌子,不幸的是,这个备受尊敬的人来自时报。

他长得就像“白魔鬼”时期的安西教练,虽然一脸富态,却毫无慈祥之状,金丝眼镜盖住了他的目光深处的想法。

他自我介绍了一下:“路教练,我是来自《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兼记者戴夫·安德森,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路易觉得他的名字耳熟。

他点头说:“请吧。”

随后他想起来了,安德森是1981年的普利策获奖者,这在体育作家里是罕见的。

1978年,约翰·哈夫利切克退役的时候,安德森发表了一篇名叫“这条漫漫长路的尽头”的文章被挂在了时报最醒目的位置。这份报纸也是那年时报在波士顿地区销量最高的一份报纸。

“让你从87胜12负的球队转会到30胜42负的球队的动机是什么?”

安德森不像其他的媒体记者,上来就问路易来了纽约是不是要改变一下对待当地媒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