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名将难求(3 / 4)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邱垣失败的前因后果。

邱垣领兵进入北疆之后,连战连捷,北蛮每战都诈败退去。于是邱垣撇下

大军主力率千余骑兵前行,击败北蛮游骑后趁机渡河,追击中俘虏了北蛮的一名高官,得知北蛮首领听闻盛军北上正在仓皇逃窜,离此地不过三十里。

于是邱垣深信不疑,决定乘胜追击。靖安侯劝说,不可轻信俘虏之言,要牢记陛下临行前的嘱托。但邱垣一概不听,率军疾驰,最终遭遇埋伏,所率数千人全军覆没。

赵海平的扮演,自然也就失败了。

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赵海平不由得一阵无语:“坑爹呢这是!”

可以想见,盛太祖看到这封军报时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估计挖坟鞭尸的想法都有了。

作为旁观者,赵海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出征之前,盛太祖再三嘱咐,让邱垣不要轻兵冒进,要谨慎,只要稳扎稳打,这仗怎么也不会输。

结果邱垣到了那边就是不听,就觉得好像马上就要抓住北蛮的首领,结果中了埋伏,连累身边的副将和精锐骑兵一起送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他毕竟也算是懂兵事的,虽然轻率冒进,但也只送了随行的千余名精锐骑兵,没有把所有大军给一起送掉。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是无法接受的惨败。

“果然,我就知道这个试炼副本绝对没那么简单。

“如果随便派遣一名将领出征北蛮就能完成目标,那简直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我去做什么。

“如此说来,盛太祖当时面临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提出御驾亲征的时候,朝中肯定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

“如果派遣一名将领去征讨北蛮,恐怕很难让人放心。

“因为当时能被盛太祖完全信任的名将全都年事已高,无力出征。而能出征的这些将领中,军事素养却又不够。

“找不到一个特别合适的人选。

“这个邱垣是岐国公,按理来说已经是当时大盛朝顶尖的名将,不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可还是搞出了这样的惨剧。

“其他的将领,就更难以信任了。

“毕竟当时整个大盛朝军事水平最高的就是盛太祖本人,而大军攻打北蛮又属于是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争,直接决定着未来几十年大盛朝的国运。

“至于这位统兵征讨北蛮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