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梨园玩家(3 / 4)

着古风戏剧的独特风格,也能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打赏,日子要比在剧团自在多了。

吴杨作为戏剧学院的学生,还是对李隆基这个梨园行的老祖宗有着浓郁的兴趣。

京剧虽然是清末才出现的,但是李隆基也被认定为京剧的开山祖师,几乎所有传统戏曲都会将李隆基当做开山祖师。

戏剧学院虽然不像是古代剧团那样在后台祭拜祖师,但是讲起古代戏剧史的滥觞,李隆基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进入长安之后,吴杨也在苏暖的琵琶行里演出了几次,效果自然是的空前的好。比起琵琶演奏和舞蹈,戏剧这种文娱形势天然更加吸引观众。

纯音乐和舞蹈都需要一定的音乐鉴赏水平,但是戏剧这种艺术本身自带剧情,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吴杨在琵琶行声名鹊起,后来皇帝搜罗长安的优伶,也将吴杨和长安城其他的优伶一起送入了兴庆宫。

吴杨在兴庆宫中很快也被李隆基注意到,李隆基对于吴杨所表演的「家乡小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弄明白了京剧的一些基本要素之后,李隆基对于吴杨的「家乡小剧」大加赞赏!

李隆基甚至亲自给吴杨写了一段折子戏,又训练乐师伴奏,甚至亲自上场扮演老生,和吴杨搭了一台剧。

吴杨将这台剧录制下来,发到网上立刻获得了千万级的播放量,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这次范阳大捷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之后,李隆基更是激动的睡不着觉。「天佑大唐!」

李隆基甚至喊来了乐师,燃起了花萼楼的灯火跳了一曲秦王破阵乐。等跳完舞之后,李隆基直接让拿上笔和纸,连夜写出了一出戏。

这出戏写的是当年太宗李世民出潼关破窦建德大军,攻破洛阳的故事,李隆基截取了太宗要攻打洛阳,手下诸将士都劝他洛阳难攻,但是太宗力排众议,大破窦建德的大军。

李隆基将这出戏命名为《凯旋乐》,又亲自喊来吴杨等优伶排练。

仓促排练了一天,李隆基亲自扮演太宗,在花萼楼上搭台,立刻吸引了大量百姓。自从李隆基迷上京剧之后,就经常在花萼楼上搭台唱戏,而百姓们也乐于在广场上围观。

正好是大胜消息传到了长安,百姓也云集在兴庆宫前,立刻兴冲冲的在广场上等着看戏。

舞台一直搭到了晚上,这三天正好朝廷解除了

宵禁,兴庆宫广场上的百姓越聚越多,万年知县王成伟害怕广场踩踏,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