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科举教辅书(3 / 4)

头,渤海国全盘照搬了大唐制度,三高官官就是渤海国的宰相,而高洋弼是尚书省尚书令,也就是渤海国的宰相。

高洋弼又说道:“这中书令吕琳是我渤海国第一望族,世代经商,又是国主的舅兄,是我国朝中最反对继续和大唐贸易的官员。”

这下子方国寿立刻明白了,这吕琳就是渤海国中最激烈的反唐派。

方国寿这一行的目的,是向渤海国主借船,用商船运输军队绕道榆关侧面,从海上攻击榆关。

只不过这些军将玩家将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总以为只要方国寿出面,就能从渤海国借到船。

高洋弼继续说道:“在吕家是渤海国最大的商团,他们的马车商会是渤海国最大的陆上商会,自从上国的商队进入渤海国之后,吕家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原来如此,方国寿瞬间就明白了如今渤海国的情况。

渤海的商船基本上都是属于王室的,渤海王也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船王。

而掌握了渤海陆上商会的吕家,也是渤海第二大的家族,也是和王室时代通婚的贵戚。

大量陇右的日用品和奢侈品进入渤海国,对于掌控还要贸易的国主自然是没有影响,甚至因为这些新奇玩意儿降低了成本,渤海王还是很暗中高兴的。M.

但是对于以陆地商会为根基的吕佳来说,往来于渤海国内的玩家商队,就是他们最憎恶的竞争对手。

渤海国内自然的分出了支持加强大唐贸易的海商派,以及反对大唐商人来渤海国贸易的路商派。

而饱读儒学典籍的高洋弼,自然是忠于国主那一派的了。

明白了渤海国众人的立场,也就是明白了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

方国寿掏出一份印刷精美的书说道:“这本书是根据这几年长安科举的试题,所出的四书五经精讲,如今可是长安士子最热捧的书。”

“上次来渤海国,就听说高尚阁家的公子有志于在大唐科举,这本书应该是能帮上忙。”

方国寿掏出这本书后,高洋弼眼睛一亮。

大唐兼容并蓄,只要能够通过大唐的考试,即使是异族也能在大唐做官。

而大唐很多着名官员,甚至原本都在这些藩属国担任高官,甚至干脆就是王族。

能在大唐为官,可要在自己国家那个小地方当土大王强多乐!

高洋弼世代学习儒学,他的儿子高坊有志于在大唐参加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