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江淮钱法(3 / 4)

道源接着说道:

“不过小生有过目不忘只能,可以将书里的内容默写出来。”

高适大喜过望,连忙说道:“不瞒郎君了,老朽是淮南节度使高适,今日和你畅谈可谓是受益匪浅,不知道小友姓名,哪里人士?”ωωw.

李道源装作惶恐的说道:“小生李道源,陇右人士。”

“李郎,你若是能献上大食造船术的书,那对于江淮百姓,对于大唐都是有功劳的。本节一定向朝廷举荐你!”

李道源说道:“小生无意功名,多谢节度使美意。大食造船的书我现在就可以默写出来。”

说完高适连忙喊来小和尚,拿来了笔墨纸砚,摊开让李道源默写。

其实为了能出海,李道源早就研究过造船术。

历史上使用木质船只进行过远洋航行的文明,有欧洲、阿拉伯和中华文明。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乘坐的就是能够远洋航行的宝船。

只可惜宝船的资料都已经遗失了,而且宝船的船体很大,需要很多珍贵的百年木材。

以如今大唐的情况,在江淮是很难搞到这些大木料的。

经过玩家的讨论,阿拉伯的斜角大帆船,是在东亚航道航行的最佳选择。

李道源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当场写了出来,就连造船的图纸都一笔一笔画了出来。

高适对于李道源“过目不忘”的能力大为惊奇,再一次对于他不参加科举的决定而表示遗憾。

等到李道源将一本造船手册写出来后,高适这下算是相信了李道源的说法,这是一种能够远洋的船只,和那些大食人开到扬州附近海港的远洋帆船几乎一模一样。

高适留下了自己的名帖,告诉李道源只要他的朋友想出如何让百姓出海经商赚回银钱的办法,就立刻去节度使府找他后,就带着家眷离开了大明寺。

李道源很快联系上了远在陇右的江伦,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江伦。

听到李道源的讲述,江伦忍不住说道:“老李伱也太厉害了,旅游都能触发这么多任务,这一次也是大任务啊!”

淮南节度使是大唐最富庶地区的节度使,虽然江浙地区的节度使没有边陲地区节度使那么有独立性,朝廷也经常会轮换这些地区的节度使。

但这也是大唐权力最的人物了,如果能够刷上他们的好感度,让任务岂不是随便做。

果然高玩就是高玩,李道源一个人旅行都能触发这么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