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只能捏着鼻子忍了(2 / 3)

涉历寔维其时,令庆成王择日奉母同往。”

同时,命令朱济熺从他掌控的太原三卫中,分出两千人马给朱济炫,给朱济炫当护卫。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朱棣这是准备学习汉武帝的“推恩令”,削弱晋王朱济熺的势力。

朱棣为何一登台,就急吼吼地削弱晋王的势力?原因无它,晋王势力强横。

洪武一朝,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一个就藩太原,一个之国北平,是明初实力最强的两大藩王。两个比邻而居的两大塞王,按照道理来说,应当通力合作,以求共同对付北元势力。然而现实中,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这哥俩是妥妥的死对头,尤其在太子朱标和秦王朱樉死后,这种矛盾尤为突出。

因为朱标和朱爽没了,朱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而朱棣对皇位也是觊觎已久,两人之间彼此暗中使绊子。但因为朱棡的实力略胜一筹,于是乎燕王朱棣成了被欺压的对象,《太祖皇帝钦录》中,记录了多次朱棣向朱元璋哭诉朱棡欺负自己的事情。

朱元璋对此只是一笑置之,他的打算也很简单,朱棣和朱棡只要同时存在,双方可以相互制衡,两人之间只要有一个人有造反的意思,继任之君便可以联合另外一个,及时压制。

朱棣起兵靖难后,朱允炆曾经当着群臣的面说过,“三叔若在,我又何必削藩!”

当然这是朱允炆的矫情之词,但其中不难看出,晋王一系的实力。

而朱棡的继任者朱济熺,这个二代晋王身份也非常特殊,他是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夭折,不算),朱棡逝后,朱元璋将维持北方平衡的期望,寄托到了朱济熺身上,常将朱济熺比做李亚子。

李亚子是谁?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济熺的看重,朱元璋希望朱济熺能够跟朱棡一样,制衡朱棣。

然而,朱济熺在靖难之役中选择了中立,并没有从后方抄朱棣的老窝,让朱棣得以靖难成功!

对于这样一位势力强横的侄子,朱棣自然是充满戒心。所以,朱棣一登台就拿朱济炫当幌子,来削弱朱济熺的实力。

这种明显要削弱晋藩实力的做法,晋王朱济熺自然是不愿意接受,故在朱济炫迁国潞州一事上,向朱棣提出了抗议。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朱棣拿着亲情大义的大棒,最终朱济炫分走了晋藩的两千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