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2 / 3)

身呈柳叶形,全长22米,船身中部宽3.5米,有舱13间,载重四百料,每条船上操作人员十名。

四百料有多少呢?按照后世的算法,一料大概0.33吨,四百料就是130吨左右,折合二十六万斤。

“每艘船可以拉二十六万斤,从太原城到南京城,我们就算一个月跑一个来回,十个人的月薪不过二十两,一个月的吃喝,十两银子就顶天了,对吧?”李云睿说道。

秋香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大明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也不过两石粮食,再买点油盐酱醋柴,扯几尺布,买点肉,三两银子已经能过得很滋润了。

“一路之上,有些浅滩要雇佣纤夫,有些关卡可能还要打点,这些钱加起来,五十两银子足够了,总共也不过七八十两,就算翻个倍,一百五十两,顶天了!”李云睿攥紧了拳头,说道,“折合下来,一斤的运费只有0.6文,加上人工成本不过0.8文。一个五口之家,冬季取暖,平时做饭,一年下来三千斤就足够了,我们卖一文五一斤,也不过才四两五。”

“可是少爷,南京城中的百姓哪有这么多钱买煤?”秋香想了想,还是有些不解。

四两五,这个数字很小,对李云睿来说这点钱不值得一提,但对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呵呵,秋香,看来你忘本了!”李云睿笑了笑,说道,“你可知道,南京城中柴薪、木炭的价格?”

李云睿这样一说,倒是把秋香难住了。

秋香本是穷人家的孩子,到了曹国公府上,不说是锦衣玉食,也从来没饿着她、冻着她,对于普通民间的生活,还真有些忘记了。

南京城中,燃料主要有三类,薪、柴、炭。

薪,荛也,指的是柴草,比如水稻、小麦的秸秆,河边的芦苇草,这一类的价格是一两银子二十担,一担是一百斤,看上去一两银子能买两千斤,很多是吧?但这类燃料有个缺点,烧起来消耗很快,一顿饭得烧个二、三十斤,一担薪最多烧两天。

柴,就是树枝、树干,这个抗烧,但价格贵,南京城中一担柴约在一百五十文到两百文之间。

至于炭,那就不是普通百姓之家能用的起了。三百文起,上不封顶,因为有很多炭都是定制款,比如兽碳,里面得加香料,大富之家,都烧这玩意,一石三到五两。

可以这么说,在大明薪柴开支是一个大头,明朝的官员一般都配置专人,负责帮官员买柴烧水干杂活,比如《大明会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