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贤内助(打滚求月票)(3 / 5)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836 字 5个月前

金依尧点头,带了惶恐。

对于京城,他生出畏惧。

明日送完兄嫂出发,他就打算回通州了。

金家大戏落幕,大家看的意犹未尽。

对于金依尧这个金八爷也在世人面前留下了初印象,年轻,二十来岁,长得好,做人也算爷们,不避嫌疑,给长兄金依仁棺敛,当了不少东西换银子,给流放的兄嫂侄儿们置办了棉衣。

内务府这里,自然是第一手消息。

九阿哥跟曹顺道:“是个明白人,往后你大伯那里应该不用操心了。”

这个时候不是躲的时候,真要那样名声坏了,往后旁人也不尊重。

现在这样,不过是抛费几百两银子,全了兄弟情义,才是明智之举。

随着金家官司揭开,金家分家之事也爆出来。

《大清律》上写着,分家不论嫡庶、诸子均分。

金家这里不是长辈住持的分家,而是金依仁这个长兄住持的,家产大头都记在亡母名下,何其不公,这对弟弟们失了友爱。

金依尧可以独善其身,可眼下讲究的是人死债消。

逝者为大。

曹顺点头道:“金姨夫跟奴才父亲也投契,最爱纳兰词,早年还想过参加八旗科举。”

九阿哥明白了,这个金依尧也是爱读书的,在乎礼义廉耻。

他摸着下巴,想着金依仁在内务府的做派,也有些文官的气度。

都是读过书的,怎么不想着忠君呢?

等到曹顺下去,九阿哥就问十二阿哥道:“从金依仁身上,学到什么教训没有?”

十二阿哥想了想金依仁的做派,道:“不能失了敬畏之心,失了敬畏,就是取死之道。”

虽说不晓得金依仁除了截留贡品,在杭州还犯了什么罪,可既是为了敛财,不过就是瞒上欺下。

对皇父来说,欺下可以容忍,瞒上却万万不能容。

九阿哥赞道:“不错,说到点子上了,内务府管着皇家事务,离皇家最近,越是如此,咱们行事才越要守规矩,咱们是皇子,要是小错,汗阿玛不会重罚,可是人不经惯,要是猖獗了,就要出大错了。”

十二阿哥垂手听了。

九阿哥看着他笑道:“明天四月初六,就是初定礼了,你紧张不紧张?”

随着初定日敲定,九阿哥逗了十二阿哥好几次。

十二阿哥从最初的腼腆,也到了现在的不动声色,不答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