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 学习成长(3 / 5)

在延安方面住下,倒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军事学院学习,而是率先参加了相关领导召开的哲学研究大会和战争研究大会。

参会的可全都是大佬,随便一个拉出来,只是轻飘飘地看上一眼,就能让不安分的李云龙立马老实下来的那种。

孔捷秉持着谦恭的原则,多听多看多学,少说而多做。

谁知在会议中本应该是资历最浅,辈分最后的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接着却是被领导点了名字。

领导特别要求三人各自发表意见在前线作战的经验总结和看法。

老李其实早就憋不住性子了,既然是你领导让咱开口的,那咱可就不客气了,接着便就着这些年在前线作战的经验,尤其是指挥机械化作战部队,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侃侃而谈起来。

丁伟也阐述了对于机动部队在敌后穿插迂回作战的看法。

最后则是孔捷提出的地空动态配合战术。

这倒是让会议上的众人觉得耳目一新,这地空配合的战术,大家倒是听说过什么。

可叫做地空动态配合战术呢?

原来,这次围绕着大同和张家口展开的违建关东军14师团的战役中,作为八路军航空部队指挥负责人的孔捷,特别做过军事试验,试验了地空动态配合的战术。

——由超长待机的水上飞机充当联络中继和侦查,在对鬼子14师团最精锐的师团部护卫联队发起进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攻部队动态推进中,利用通讯系统,根据不同地型,可以呼叫挂载不同弹药的对地攻击机或者轰炸机支援。

空中侦查机也动态汇报战线推进情况和鬼子隐蔽火力情况给地面部队指挥员,方便地面指挥员呼叫炮火支援或者坦克支援。

“……简而言之,区别于传统的兵种配合战术,而是把步兵,航空队,炮兵,装甲兵动态结合起来,加强各兵种的联合作战,协助突破鬼子防线,不但弹药消耗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还能有效打击鬼子的有生力量。”

当时,围歼关东军14师团的时候。

井上老鬼子大概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一直隐藏的120毫米迫击炮阵地和99式105山炮阵地,还有剩下的半个大队的三式中战。

他自以为隐蔽的很好,其实从始至终都在八路军的侦察视线当中。

结果,这些部队一出现在战场上,便立即遭到八路军的炮击和空袭。

按照孔捷的说法:

“鬼子训练的作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