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学(3 / 4)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1604 字 2023-05-02

五代动乱影响最为严重。以至于礼崩乐坏,对于读书人的打击最为严重,很大一部份的读书人都给武夫强行打断了脊梁骨。

以至于文风鼎盛的江南、巴蜀在这方面向来看不起中原,他们对于儒学有自己的见解,并不认可中原的经义。

这不但是江南、巴蜀瞧不起中原文化,连中原自己的士子都有些看不起自己。

随着窦禹钧、张昭、田敏的老去病故,中原士林推崇的领袖叫韩熙载。

韩熙载虽说是北海人不假,也有足够的才能担任这个领袖,可他深受南方士林的影响,对于经义的理解偏向于江南。

这让窦仪、窦俨都很难受,却也无可奈何。

两人都是一等一的大儒,可真要在经义上与韩熙载展开辩论,他们未必就是那位庙堂上的钟馗,江南的神仙中人的对手。

至于契丹也在参上一脚,别说是中原,即便是江南、巴蜀也有一点无从招架。

契丹的汉文化来自耶律德光从中原带去的书籍,那位契丹太宗除了将代表中原正统的帝王器物带到了北方,还将中原朝廷代代传承的儒家经义一并带去了。孔颖达编撰的那集合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五经正义》的孤本就在契丹人的手上。

契丹的学子拿着他们根据儒家正本拓印来的书籍对着中原、江南、巴蜀的士林学子一口一个:「我们学的儒家经典是传承下来的正版,你们所学的皆是私人藏书,或有错漏,或有修改,并非真正的儒家经典。」

一副我们学的才是真的,你们学的都是假的架势。

降维式打击,就跟秀才遇上了兵,没办法反驳。总而言之一句话,各有各的理解,外人或许无法察觉,但士林内部却极其混乱,尤其是罗幼度打压了孔家之后,现在更难做到经义上的统一解释。

窦仪沉声道:「经义混乱,是这乱世所致,天下分裂,导致文化断绝。面对突然一统,彼此存在摩擦,在所难免。陛下已经一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前进。你我受时代影响,无法给予准确答案。但只要我等恪守本心,后人自然会将你我的观点作出总结解释。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窦俨道:「可数学不一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真正的道理,哪有那么复杂?」

「二郎!」窦仪脸色大变,说道:「你…你这是质疑圣人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