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万千感慨(3 / 6)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2145 字 2023-05-02

往各地的进奏院抄录,给真正贫困学子了解天下大势的机会。

耶律敌烈从萧云手上接过《山西日报》,与萧云一行人道谢之后,便上船去了。

李穆给他们准备的渡船很是平稳,耶律敌烈并未感受到剧烈的摇晃,找了个地方看着手上的《山西日报》。

他并没有刻意挑选自己的那一部分,而是一点点的细看。

这第一篇文章居然是卢多逊写的政策总结,这文章写的是白话文,简单易懂,他看得很是舒服。

主要介绍了今年山西的小旱情况,也写明了旱情因为朝廷治河,建造水车的缘故,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并没有造成小旱成大患的情况。

肯定了各地官员的工作,提出了修坝建堤清淤的任务。

这种工作总结,在后世那是再常见不过了。

只要是個官,随口就能来几句。

可在古代真不多见,因此耶律敌烈见状是叹为观止,心道:“此事传开,百姓们还不卖力响应朝廷的号召?”

这设身处地一想,耶律敌烈顿觉自己就跟**一样。

契丹人深受汉化影响,中原百姓有义务劳役。

契丹同样也有,契丹百姓分为牧民与农民。

牧民需要承担修桥、筑路、治河、搬运官物等工作,而农民则负责驿递、马牛、旗鼓、仓司、运输、保管官物等任务。

别想着到了古代安安心心地就能生活,身为公民百姓,有义务免费为国家出力。

这义务劳动,显然存在着被迫的情况,百姓极为抗拒。

中原通过报纸的方式,将目的意义说给百姓听,对于徭役自然大有好处。

耶律敌烈暗自感慨,要是自己有一半这能力,云中的道路何至于几年未修整好?

他继续看下去,第二页居然是一封表彰的文章。

表彰一位叫蒲德的烧煤工人。

中国古代对煤炭的开发,领先于世界。

>

东汉班固的著作《白虎通·封禅》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从汉代以来,煤炭从最初的用作取暖烧火做饭的燃料以外,甚至还开始向冶炼方向发展,从冶炼农具到冶炼兵器,都可以看见煤炭的身影。

山西产煤亦产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