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统(2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630 字 7个月前

急剧激化。

主少国疑之下,偏生士族实力又因王敦叛乱一战而大为损耗,由是,**权利与兵权极不匹配的流民军,遂于华历十六年底发动了叛乱亦或说是起义。尽管正史中此次叛乱的造反头子苏峻、祖约和郭默,这一时空都在华国乖乖做官,可流民军既然有着造反的必然性,大晋还会缺乏造反头子吗?

与正史相似,司马绍去世后的这一次流民军大叛乱,持续近三年之久;流民军一度高歌猛进,杀入健康,攻入皇宫,挟持了孩皇帝司马衍;其间,甚至连年轻的庾太后都死得不明不白。虽然东晋士族最终联合起来,以大不了死个孩皇帝的气魄,坚决剿灭了造反的流民军,可历经此战,东晋的实力不免再一次严重受损,司马家更是进一步皇权旁落。

(注:正史中,若非后赵石勒此时正与前赵刘曜斗到了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且干掉刘曜后的石勒没等消化掉刘曜势力便即挂掉,引发了后赵内乱,只怕东晋都很难熬过这一段极度虚弱期,所以说,力促匈汉分裂为前后赵的靳准,绝对堪称汉家功臣!)

华历十九年四月上旬,就在东晋刚刚平定了流民军之乱后的第三个月,年逾四旬的纪泽亲自挂帅,发大军六十万,从关中、南阳、淮北与东南沿海四个方向,对脆弱空虚的东晋政权发起了雷霆扫穴。

相比华国而言,东晋毫无水上优势,故其不同于史上常见的南北之战,压根不曾或得长江天堑的庇护,沿江沿海可谓处处起火,任由血旗军分割包抄,根本无法组织统一防线,其战局劣势不言而喻。

仅仅半月时间,血旗海军与内核水师便基本歼灭了东晋的水上力量;而一月之内,血旗军便凭借火器之利,攻克了襄阳、江陵、武昌、吴兴、晋安、南海、汉中等沿江沿海延边重镇,并将偌大的东晋割裂为数个彼此难顾的独立战区。至五月下旬,外无援兵的东晋都城健康,便即为血旗军所破,东晋在名义上宣告灭亡。

不过,东晋灭亡却不意味着华国占据了江南。由于纪泽对东晋士族集团不似晋武帝平吴时那般宽容,土地改革毫无妥协,令得血旗军在士族势力根深蒂固的江南,基本没怎么享受到喜迎王师的待遇,即便司马政权已灭,大多的郡城县城都得重兵逼降甚或浴血攻打,而夺取之后,亦要时刻提防敌对分子的破坏行径。

于是,纪泽怒了,血旗军也怒了,他们倒未屠城,但对所有发生过抵抗的郡县,其所有的世家豪门与大型宗族,乃至郡兵私兵,皆行连坐,举族打散发配至四大总督区,而豪富者的田地与大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