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回 西征之旅(2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605 字 7个月前

线,属漠北高原西部。一路征战,兼一路留人掌控地方,此时的西征军仅余六万之众。而在他们不死不休的追杀之下,北胡联军尚余的残军,三千以上规模的各股合计起来,总兵力已然不足四万...

就在西征军一路追杀的时候,血旗北征军在鄂嫩河畔取得决定性胜利,大破八十万北胡联军的捷报,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洛阳,传遍天下。华国上下举国欢庆不提,彼时适逢东晋司马绍刚刚击败了王敦叛军主力,更令王敦忧惧忿懑而死,可漠北大捷的消息,委实降低了东晋诸公的欢愉值,甚至令司马绍大病一场,自然,也令华晋双方本可能出现的边境摩擦胎死腹中。

与之同时,由辽河经科尔沁至漠北的简易土路也已修至了高原,伴着兵站建立,越来越多的物资、移民和辅兵也在源源不断的踏上漠北,投入地方开发与民政梳理。更有华兴船坊奠基落户与漠北,加紧赶造小型木船,以利用季节性河流改善交通运输,促进漠北改造与安定。

坐镇漠北中部的纪泽,则带着北征军余部,全力消化鄂嫩河大战后的一应胜果。入手的百多万漠北人口中,奴隶悉数释为从民;既有的漠北八大部落,除了赤牙部落与正东方位的另一内应部落,余者原则上皆被贬奴外迁;剩余的其他胡人,则按部落在战时的反水、投诚、抵抗等表现各分等阶,但大中型部落皆将接受拆分安置。当然,所有战后幸存的漠北青壮,都可通过加入革面军来改变被征服者的命运。

由是,西征军在博尔金部落休整的第三天,便迎来了科其塔的陆七军群与第一批漠北革面军,以及些许北征军抠出的补给。至七月上旬,休整满员的陆六、陆七军群,携十万北胡革面军,合计十六万的西征军再度出动,用了月余时间,扫荡了包括北海(贝尔加湖)在内的漠北高原西部西北部地区,彻底荡平并占据了北胡联军所有参与部落的族地。

八月中旬,漠北初定。换了一小茬革面军兵,尚余十四万的西征军,则在回师南下的途中,会合了赤班所率的第二批漠北革面军,从而增至二十万大军。稍做休整,西征军遂以乌孙人之前意欲入侵华国且收容华国之敌为由,顺势南下,杀入了天山之北的乌孙人领地。

在那里,除了十余万的乌孙牧骑,还有拓跋斯律和段匹等人所领的三万北胡残兵。双方在草原上数度碰撞,直至在轮台(后世乌鲁木齐一带)大战一场,兵力与战力皆处劣势的胡人连战连败,最终仅余三四万人向西逃亡。不过,或因天气渐寒,这一次西征军并未过于追击,几乎是任凭胡骑残敌们向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