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晓雷鸣(1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862 字 7个月前

华历五年,四月二十四,寅时,晴,河内郡,孟津渡。

河内郡,地处太行南端东西横向的群岭之南。该地北上可经轵关陉、太行陉与白陉等太行三陉,连接至上党高地;西、南两面隔着在此左拐的黄河,与洛阳等京畿地区相望;东面则隔着丹水、徽水等黄河支流,与河北之地的魏郡、汲郡相对。因其三面环水,故称河内。

作为洛阳北方门户,三晋之地经由上党南下中原腹心的最捷通道,河内郡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定都洛阳的王朝由是。七年前匈奴首攻洛阳之际,它便落入匈奴掌控迄今。不过,两年前血旗军入主河北之后,新建的黄河水军凭借诸多水战优势,大大限制了匈奴人在此的水路交通,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令河内匈奴人仅余北往上党的一条陆路,呃,有三个陉口,该说有三条路。

随着血旗水军的强势逼迫,匈奴人不仅扩建了自家的黄河水师,在河内郡适宜登陆的沿岸区域,也设立了诸多烽火与兵寨。其中,作为河内郡正对洛阳城的黄河渡口,孟津渡地势之重要不亚官渡或白马渡,理所当然成为了河防重点。尤其近月来,河北局势因拓跋鲜卑内乱愈变紧张,匈奴没少往毗邻华国的河内上党等郡增兵,令得河内总兵力达到十万,孟津渡这里的守军也达至万人。

然而,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血旗军眼见就要趁火打劫欺负拓跋鲜卑了,所以,大量征调兵力驻往边境以压迫华国的匈奴人,心底也一直都在一厢情愿的盘算着自家是否应该择机攻入河北,以及应该如何攻入河北,却根本不曾细想过,血旗军会不会主动打过来,万一突然打过来又该怎么办。由是,在这个初夏的夜晚,在灾难来临之前,孟津渡的匈奴守军们鼾声如雷,睡得蛮香...

半月渐晦,河风微凉,孟津渡头一片安谧。蓦地,水面上传来一声低喝:“诶,赵老二,你丫倒是挺会过日子的嘛,还他**有烤鱼吃,也亏你丫是渔民出身。得,夜里还挺凉,见者有份,分一条来给兄弟暖和暖和!别小气,快,见者有份!”

循声看去,却是两艘小艇无精打采的游弋在左近的河面之上,正将交错而过,其中一艘的乌篷下冒出点点火光,还散发出阵阵香味。只是,相比艇上匈奴水军旗帜猎猎作响的那股大气,两艘小艇那乌篷小船的身形,委实显得磕碜了些。

“成成成,吴老四,别叫唤了,知道你嗓门大,若将岸上匈人百夫长的馋虫给勾醒了,咱们都没得吃!”有火光的小艇上丢出一条烤鱼,附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