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烟起(2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666 字 7个月前

往新予开发的爪州。

随着数十万大军逐渐撤离,巨变半年之久的河北,缓缓退去了战略重心的喧嚣,建设热度却是不减。而与之同时,好似高悬在中土各方头顶半年之久的一把利剑,也随之撤去。各方势力尤其是匈奴人,轻吐一口长期之余,一边加紧封堵河北的诸般措施,一边也不忘三令五申麾下军民,万莫去主动招惹华国地盘,以免自撞枪口,无端引得那头大老虎回头,再拿自家杀一把鸡,儆一把猴。

怎奈,哪里都有不识大体之辈。就在华国结束又一次谷穗甸甸的秋收,派出数万军兵,携自愿移民与从民平民五十万,前往爪哇东岛拓荒设州的时候,幽州之北的塞外草原,则也进入了秋高马肥打草谷的传统时节。那些塞外民族,尤其是那些附庸于鲜卑大族旗下的中小杂胡部落,可不清楚啥叫老虎的**不能摸...

幽州北平郡,徐无县北缘,密云山南脚,云山屯。这里地属燕山山脉中段,也即后世长城的古北口一线,不过,晋时尚无北齐或明代长城,早已形同废弃的秦燕长城则在更北的阴山一线。此时胡进汉退,这里已是汉胡实际分界线,其北虽仍留有少数汉家城邑,事实上已属辽西鲜卑与辽西乌桓的游牧势力范围。而此地的边塞防线,则仅是些设在要道处的堡寨群。

光是堡寨,自然无法阻挡强盗们对于烧杀抢掠的热情,纵在王浚与鲜卑乌桓的蜜月期,都不乏胡人小规模南下寇掠,前两年鲜卑乌桓背离王浚,打草谷更是屡见不鲜,王浚自不会为了升斗小民之苦而与鲜卑乌桓进一步恶化关系,遂令胡人的寇掠之风更加猖獗。

直到今春,七十万血旗大军携雷霆之势杀入河北,一时吓尿了周边诸胡,令他们愣是老实了大半年。可狗改不了**,待得华国主力大军退归海外,自感虚惊一场的胡族们一清点入冬物资,呃,马无夜草不肥,大半年没抢,冬天真就不好过诶。尤其是底子薄的中小部落,还要向老大们上缴供奉呢,得,再不去打点草谷,情何以堪?

九月二十,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云山屯的村民们正如一只只蚂蚁,在村外田地里辛勤忙碌。田垄之上,刘大娘掌管着一桶茶水,给忙中稍歇的汉子们端来送去,那认真劲儿,丝毫不比下地干活轻松。谁叫这个活计是村集体安排给她的有偿劳作,红眼盯着的婆姨们多着呢。

瞟了眼已被收割大半的成片麦地,刘大**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舒爽。蓦地,她看见田坎上喝水的自家儿子,顿时快走几步,上前训道:“小二子,咱都送了一圈水了,你怎生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