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回 闪电破城(2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777 字 7个月前

十余丈宽的大豁口。本因搭建浮桥而聚集于那两段城墙上的数百守卒,则从人间蒸发,亦或变为一地瓦砾中的杂物,连同豁口左近的守卒,也有大批受到震伤砸伤,在城头上滚地哀嚎,当然,受到心灵创伤甚或惊吓失常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嘀嘀哒...”南门之外,冲锋号在第一时间响起,早已蓄势以待的青年近卫(青卫)步军,顿如下山猛虎,在城外炮火弩铳的掩护下,呼啸着越过浮桥,直冲豁口,直奔其后已被特战军带走大部地面守卒的空荡城区。其实,他们此刻基本也无需什么炮火掩护,因为城头的石勒军守卒们,迄今大多尚未从惊爆中回神呢。

“杀啊!杀...”或排铳砰砰,或刺刀霍霍,青卫步军们轻易扫清豁口左近自发赶来亦或不及远离的零星守卒,在石勒守军不及反应甚或无可是从之下,便成建制的越过豁口,冲入了刚刚易手不足两日的蓟城。

继而,他们分曲分屯,或左右列阵,排铳架炮阻敌,或前突拓进,为后续大军扫清障碍,或沿着豁口斜坡,直接攀墙进攻城头,最后一批步卒,则快速打扫清理豁口,为后续骑军铺平一条马道。一切皆如行云流水,展示了何为训练有素。唯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怕就是所遇抵抗太弱,一切也太过雷同于寻常演练了。

某清史资料有载:“夫贼之掘地道也,必离城数丈路,掘至城底,否则,城上易见而易防,故宜远。掘成之后,用空棺实以火药...使城崩坏,砖石俱飞,烟生迷乱,而大队遂得从缺处拥入...掀翻巨城、如揭片纸!”

说来火药炸墙,正史中用得最多最成规模的要算太平军,其有专设的土营,每次攻城战前都去挖掘地道,然后放置**用来炸城墙,为进攻打开通道。而这一战法提前千多年用于西晋,其物理效果与心理震撼,更是威力无边...

“我的天!青年近卫军的那帮家伙究竟在暗道里埋设了多少副棺材的火药,还叫不叫别个石勒军活了?”同一时刻,城内某条胡同中的黄雄哆了两嗦,拼命甩了甩头,转而挥刀南指,扬声大喝道:“特战军的弟兄们,甭跑了,回头反杀,拖住追兵,片刻就好,别让他们轻易回去豁口添乱!”

转头看见依旧在那儿呆若木鸡的上官莱,黄雄一个爆栗过去,大咧咧道:“这位上官将军,醒醒啦!蓟城已破,想要避免战俘命运,甚至立功受赏吗?眼下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