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回 晋丧其主(1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691 字 7个月前

进入六月,随着**半岛的战事结束,随着朝韩二州的开发深入,还随着东探扶桑的花絮报导层出不穷,更随着盟约上与行动上紧守马訾水防线这一分界岭,永嘉五年的华兴府,总算现出马放南山之势,颇为消停的进入了海运受限的台风时节,进而,也渐渐淡出了大晋诸公们的第一视野。

最大威胁暂时安生了,自家也该忙活自家事了。大晋诸方收回视线,擦擦冷汗,诶,继续开干,扩张势力才是王道,总不能等到下次血旗军再度发飙的时候,自个儿依旧仅能在边上瑟瑟发抖的看着吧。

最先有大动作的,也是最有影响的,自是权力巅峰的司马越。局势虽然不同,但他的作为倒是与正史相似,仅是晚了半年。他依旧以剿灭石勒为由,东向移师豫州,收了故范阳王嫡系,豫州刺史逢嵩的兵权,继而发檄召集天下兵马,以抗北胡。当然,是真抗胡,还是假抗胡之名,来一次内部整肃甚或陈桥兵变,就不得而知了。

不消说,倘若司马越能够得逞,天下兵马在握,凭其近年来依靠“粮换流人”而稳住中原的声望,不论能否真的灭了石勒亦或匈奴,现任皇帝司马炽将再无翻身机会,届时是废是禁,皆由司马越随心而决。于是,司马炽也与正史一样,开始了最后挣扎。一方面,他下密旨给青州苟晞等人,要求铲除司马越勤王,另一方面,则纠结党羽在洛阳直接发动兵变,意欲借机祛除司马越的在京死忠!

说来在这一时空,因为纪某人的蝴蝶效应,匈奴与石勒发展得没那么快,而大晋各方势力,除了被魏复夺了半个关中的司马模,以及丢了四万水军与近三十万人口,并付出五万金才得以与华兴府媾和的司马睿,其余汉家势力皆比正史中强上不少。

尤其是帝相之争的两大军事集团,钱粮颇丰的司马越不提,青州都督苟晞也没因为王弥叛军的年年袭扰而捉襟见肘,更未最终败出青州。双方的实力都比正史强些,依旧能够对扳手腕,但是,结局依旧是两败俱伤,而过程却是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注:正史中的永嘉五年,皇帝司马炽凭着更年轻更抗折腾,终于耗至司马越惊忧病死,但仅仅数月之后,历经内斗后缺兵少粮的司马炽,自身便被匈奴攻破洛阳沦为俘虏,并于两年后被刘聪玩腻了,杀了,帝相双方其实没有赢家。且先看看正史上司马越与司马炽二者,在双双覆灭之际,彼此作死的,最后白热化的帝相之争。)

《资治通鉴》有载:“越帅甲士四万向许昌,留妃裴氏、世子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