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争锋(1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726 字 7个月前

随着纪泽等人在紧急军议上决定舍辽东而取中原移民,一条条军令旋即通过鸽报下达往四面八方,有勤王之师征召民兵,有安海水军调往长江口,也有依照准则与晋廷和各方势力严正交涉兼分化瓦解,还有移民工作务必坚定不移。当然,最直接的,也最能表明强硬态度的,便是血旗军再度增兵登陆中原!

十一月时八,晨,一支血旗舰队驶入淮河入海口,像是故意炫耀武功,舰队中除了不用抖威便叫人知晓的安海第一军团,还有整齐肃立于船舷欣赏风景的血旗第二军团,以及在甲板上溜马洗**苍狼第二军团。合计两万人的血旗大军,招摇无比的沿河西向,顿令刚因胡祸暂歇而略有人气的淮河两岸再显萧杀,更不知有多少传讯快马狂奔远去。

舰队虽然庞大,速度却是不慢,当日傍晚便抵达了下邳河段。然后,舰队择地靠泊北岸,苍狼第二军团登陆驻扎,另有一小队信使以阳春踏青的闲适,悠悠溜达到了先一步收到消息、四门紧闭、严阵以待的下邳城。这队信使第一时间被徐州刺史裴盾亲自接见,接着又在第一时间返回舰队泊岸,一切皆显得虚惊一场。

次日一早,血旗舰队与苍狼第二军团便水陆并进离开下邳,西向继续前往豫州,而徐州刺史则快马加急,向京师送出一份奏折。这份奏折里,裴盾一改之前委婉批评华兴府的态度,而是十分公允的讲述了孟家堡事件的始末,并将之定性为偶然冲突,还呼吁朝廷莫要偏听偏信,更当以大局为重,尽量和平化解孟家堡事件引发的这一危机。

相比迫于华兴府军事压力而转为中立的徐州刺史裴盾,青州都督兼刺史苟晞虽然堪称一代名将,却因手头困窘而显得更没节操。收到华兴府赞助一笔钱粮的承诺,他与裴盾几乎在同时上表,内容则颇合其“屠伯”之号,将所有关注都聚焦在了孟家堡的那座千人坑。

此份表文中,苟晞大谈乱世用重典,治中的家族都如此草菅人命,该杀;而豫州府自身也当好生反省,究竟该如何选官,如何治民,如何执法!尽管奏折中他没为华兴府说一句好话,但孟家堡的是非却说得不能再明白了。可以想象,有了苟晞与裴盾这两位重量级地方大员的反水,举国一致声讨血旗军的诸公们该会如何尴尬。

且不说那些无聊却又不得不聊的口水仗,就在血旗援军与青徐使者同时西向之际,扬豫交界,颍水入淮的三岔口,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刚刚拉开序幕...

此刻,日上三竿,淮水之上,两支旗幡招展的庞大舰队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