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回 刘舆之助(2 / 6)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410 字 7个月前

,潘滔是最早投奔他的嫡系心腹,才能在于为他排忧解烦;裴邈干脆就是挂门面的清谈名士;真正踏实干事的却是刘舆,遇事最值考据的也是刘舆的意见。

晋书有载:“范阳王虓薨,东海王越将召之刘舆,或曰:「舆犹腻也,近则污人。」及至,越疑而御之。舆密视天下兵簿及仓库、牛马、器械、水陆之形,皆默识之。是时军国多事,每会议,自潘滔以下,莫知所对。舆既见越,应机辩画,越倾膝酬接,即以为左长史。越既总录,以舆为上佐,宾客满筵,文案盈机,远近书记日有数千,终日不倦,或以夜继之,皆人人欢暢,莫不悦附。”

虽不情愿,司马越还是问刘舆道:“庆孙,对此有何高见?”

刘舆坐正身形,不答反问道:“此番安海将军遣使来京,一路行程主上或有关注,可曾揣摩其间细节?”

安海使团的形成揣摩它作甚?司马越不由懵逼,忙问道:“呵呵,庆孙莫要打哑谜了,有话直说便是。”

“其一,诸位从使者之行程,是否注意黄河今年冰冻太晚,甚至可能不会结冻?”

暖冬!?刘舆这一提醒,众人旋即一愣,继而悉数面色沉重。暖冬不算罕见,众所周知暖冬之后的虫灾与旱涝灾害出现率可是远远高过寻常,特别今年的暖冬还尤其明显。须知惠帝年间的内乱没少源自两三年就来一次的天灾,这下司马越都顾不上思考纪泽的事了,而是急声问道:“庆孙是说,明年恐有大灾”

刘舆缓缓摇头,面色沉重道:“舆可不敢自诩上知天文,更不会卜卦吉凶,此事还当提请有司细究。但是,气候异常已现,明年庄稼堪忧,我大晋数度战乱,今秋虽算丰收,各地存粮却仍不足以抵抗一场天灾。王上方稳大局,还当休养生息,并谨防天灾,但有不测,如今之大好局面,只恐付诸东流!”

众人暗松口气,但仅是松了半口,刘舆虽未拿出别的天灾佐证,可不同寻常的暖冬委实令人不踏实。稍倾,东海王收起思绪,看向刘舆道:“庆孙,有其一当还有其二吧。”

“其二,观使者行程,对比表文书写时间,可知安海战船从其要枢乐郡抵达大晋沿海,仅需三日时间。据舆了解,血旗军有一方法,可于茫茫大海中辨位,可以直来直去。”面色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