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回 祭祖开府(1 / 5)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236 字 7个月前

光熙元年,十月初一,巳时四刻,晴,乐中城。

秋风徐徐,艳阳高照,落成一新的炎黄广场四周,一排排盔明甲亮的军卒正精神抖擞的警戒维秩。其外围,挤满了人山人海的华兴百姓,他们有农民牧民,有工匠伙计,有男女老幼,有汉夷各族,但都有着一样的兴奋激动,一样的喜气洋洋。

人群之中,最多的笑脸来自憨厚的农民。报纸上说了,除了时节最晚的琉球岛尚未收镰,海外其余三岛的今秋丰收已是落袋为安。海外两郡的最终收成少不了两百万石。尽管那归属公家,但明年就归自家了呀,而且,这么多粮食,华兴府自不会留着发霉,谁都不必担心今冬自家会挨饿了不是?

快乐的可不光是农民,牧民们同样不妨多让。得益于计划体制下新事物的高效推广,各项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生产方式已被广泛掌握,让牧民们大开眼界之余,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产生活充满了希望。

系列新事物中,轮牧的推广最有成效,它令草场承畜量大增,牧民定居再不是幻想。华兴府除了从辽西草原购入大量牛羊填充畜栏,最新引自遥远西域的高产苜蓿,也已成功落地乐岛,将令牧民们无需再为草场空旷而愁。而继土龙肥之后,再接再厉的农部多次试验后再次推出了青储饲料,也令牧民们多了解决牲畜枯草季节的掉膘问题。

此外,原本几无用处的羊毛,如今可以用来制衣制毯;原本一无是处的牛羊粪便,也可堆出令农民们眼热的农肥;还有...诸多种种,令牧民们除了奶制品与皮毛畜肉等固有收入之外,更多了其它勤劳致富的营生。许多人都已意识到,他日牧民们的收入将会高过农民,由是,不少原本在私有化意愿中选择分田的汉家百姓,已经放弃了对祖传耕作的坚持,转而在托关系找门路,希望转为以往看不上的牧民。

相比之下,工匠伙计们笑得就更得意了。尽管今年有着搬迁与台风断航的不利因素,但得益于人手充足,华兴府的商货产量依旧大幅提高,而新开的几处自贸市场,尤其是晋韩黄金航道更令华兴府赚得盆满钵满,初估产业的人均利润比去年至少高了三成,想想去年底纪某人忍痛分下的产业红利,算算增长后的金额,大家做梦都会笑。

至于军卒们,那就只能用嘿嘿来形容了。单是看看私有化统计表上,分田分房分草场的表单中,面积排在前五千的有几家不是血旗军卒出身?便是那些原本对华兴府入侵隐有仇怨的夷民,即便是从民,也因明白可见且远胜往日的生活富足,逐渐放下了芥蒂,愈加积极的融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