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2 / 5)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301 字 7个月前

七月下旬,华兴府终于结束了一应法律试行版的第一轮征询,颁布了将随华兴府成立而正式施行的一部部法律正式版,这一场全民大争论被强行划上了句号。

就此,凭借无两的威望,凭借铁齿铜牙,凭借血旗军的坚决拥戴,纪泽基本“劝”服了华兴府上下,令他的一干法律试行稿大体获得认同,也令他的治国思想基本获得全民共识。当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坚持一应核心精神的前提下,纪泽也在不少细枝末节上选择了让步,令其妥协于现实与民意。

譬如,女童的义务教育只至四年村学;无遗嘱指定的遗产将由嫡长子继承;男女婚姻须得经过双方父母确认方可成立,男十八、女十六的婚龄限制推迟五年执行,现暂为男十六、女十五;今年只进行县咨议员也即村代表的村民公选,村长公选推迟一年举行,乡正推迟三年且原则上将采取初选后由上级差额提名再行终选的程序,县令一级则再缓...

七月底,继法律征询完毕,华兴府首期科考初试在海外四岛同时举行。尽管只是一场极其简单的资格考试,几乎识些字的就该能通过,但为了拔高这项科举初考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以张宾为首,包括马涛、贾岗、吴兰等已经或即将进入华兴府民政系统的华兴府高层,均参加了这场考试。

必须说,士农工商有序,封建思想熏陶许多代,当官对晋人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许多抱着留任与选官目的,甚至尚无目的的百姓,纷纷涌入了考场。统计下来,包括公民、平民,参加这场初考的人数总计高达万人,绝对声势浩大。其结果倒还颇令纪某人满意,有近四成的参考者通过及格线,也算对得起纪某人一早在太行时期便推行的“大学文”运动,至少足够华兴府即将的开府所需了。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进入八月,继法律正式版的颁布,纪泽稳步出手,紧跟着通过《华兴时报》公布了有关年底海外四岛私有化安置,尤其是分田分地的原则性政策,并开始了百姓的意见征询与意向登记。对晋时百姓而言,天大地大田地最大,没说的,什么科考,什么当兵,都得一边呆着去,分田话题顿时成为华兴府海外四岛的唯一话题。

这场定于年底秋收秋播之后的私有化举措,是一场针对华兴府百姓(公民、平民)的一次性利益盛宴。其大量借鉴了后世八十年代初的私有化经验,但也根据按劳分配、军功优先的原则,并未简单的均分田地,而是在提供所有公民、平民基本生产资料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丁户尤其军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