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恼(2 / 6)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393 字 7个月前

至于谶语中前两段的解析,与第三段相似,之前加诸琅琊王氏的,只需改个抬头便可全数扣在太原王氏的头上,谁叫大家都是权势滔天的王姓门阀呢?

所谓三人成虎,流言可以杀人,纵是王浚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在自身势力网骤遭破坏的情况下,再逢这则证据确凿的流言污蔑,也得全力应对。当然,这且留待后文,目光再回到青州战局...

四月十五,青州临淄,喊杀阵阵,满眼都是幡帜卧偃,车弩翻覆,断墙残垣,横尸遍地。北城头上,一面“王”字大旗迎风猎猎,旗下是一彪幽州悍卒簇拥中的戎装将军,他四旬左右,不怒自威却别具儒雅,正是此番征青幽州大军的都护王昌。在其脚下是另一面折断倒地的“刘”字残旗,显然,面对幽州强军,刘柏根叛军未能再创奇迹,为期六日的临淄攻防终以城破收场。

“哒哒哒...”一队骑卒从城内北奔而来,急冲冲赶到北门,一名红缨顶盔的军将快步上得城头,手捧一方锦盒,喜滋滋禀告王昌道:“都护大人,我等业已攻入高密王衙城,叛贼刘柏根拒不投降,我等只得屠尽这妖道及一应死忠,其人首级在此,请大人查验!不过,贼将王弥见势不妙,却已遁逃,虽有追索,尚还不见下落。”

“好,快打开!”王昌眼前一亮,忙吩咐道,显然对目前还是小角色的王弥并不在意。自有亲兵接过锦盒,打开端至王昌面前,其内是一颗梳有道士高丫髻的人头,兀自双目圆瞪,死不瞑目。(史书中有称刘柏根为妖贼,结合那时以道教名义泛滥大晋的多股歪门邪道,故将其人理解为兴教作乱的另类士人。)

自有一名校尉装束的戎装官员上前细看,继而冲王昌肯定的点点头。王昌笑得更嗨:“好,汝斩杀刘贼,功比破城,并列首功一次!呵呵,说什么呼风唤雨,刀枪不入,撒豆成兵,白日飞升,终归仅是妖言惑众罢了。来人,将此首级传示四方叛军百姓...”

夕阳如血,与城内外的漫漫血色相映成辉。暮色之中,硝烟渐散,杀声渐歇,不过,伴着间或反射的寒光与四下咴凸的喧嚣,城内依旧此起彼伏的传出尖叫惨嚎与孩啼妇泣,怎奈在这兵甲铿锵的时刻,却显得那般的无助。

“王将军,而今刘贼授首,残敌已遁,四门在手,大局已定,是否可以约束贵军,免得百姓再受刀兵之苦?毕竟,这临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