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布鲁斯韦恩是谁(1 / 4)

影片还在继续推进,本身前半部分比较平淡的剧情,也在刻意安排的经典场面,和与《小丑》的联动镜头中,让所有人沉浸在了影片中,看的津津有味。

带着自责愧疚不安等等压抑情绪,布鲁斯-韦恩离开了哥谭市,去了全美排名第四古老的普林斯顿大学,而父亲的韦恩集团交由董事会去打理。

当布鲁斯-韦恩得知,当年杀害双亲的歹徒要举行听证会时,急忙从大学赶回了哥谭市,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以复仇的方式,亲自枪决掉这名歹徒。

这里相比原影片,韦恩同样做出了一丝改变。

大银幕上,枪杀了韦恩夫妇的劫匪,正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凶手一副落魄的样子,律师的辩护理由也是凶手没钱吃饭,被逼无奈才选择了抢劫,是因为情绪激动才开了枪,庭审全程凶手都是弱者的模样。

原本布鲁斯-韦恩打算亲自动手报仇,可意外不经意间而来,凶手却被哥谭市最大的黑帮头子卡迈恩-法尔科内,派人杀死在了法庭人群之中。

这是布鲁斯-韦恩第一次动了杀心,“不杀原则”是什么?尤其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来总览人类发展史,布鲁斯-韦恩选择动杀心给自己父母复仇,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影片前半部分已经放映了到了关键时刻,韦恩这里主要表现的就是,还未经历磨炼成为蝙蝠侠的布鲁斯-韦恩,他和每个正常人都一样,同样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

于是他拍摄的蝙蝠侠首部曲,在影片描述布鲁斯-韦恩由来的经历中,着重把“不杀原则”形成的起点,直接呈现在了影迷的眼前,以最直接,最白话,最深入其中的模式来表达。

充满了人性的蝙蝠侠,观众才不会觉得有距离,才会一起经历他的喜怒哀乐。

布鲁斯-韦恩的少年时期,他的父亲是百万富翁,掏出很多钱来回馈社会,修建铁路,在大萧条时期尽可能的接济穷人。

然后,他们被一个普普通通的劫匪杀死了。

这个劫匪,如果你了解蝙蝠侠漫画,会知晓他的名字“乔-齐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社会混混,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没有人生。

三无人物,就连去犯罪也是简简单单的做一些打砸抢的低级事情,枪杀韦恩夫妇也是因为口袋里没钱,抢点钱出去抽个烟喝个酒什么的。

就这么简单,甚至在影片里都没描述他和黑帮有什么瓜葛,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毛贼。

现场很多影迷都是DC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