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斯里兰卡蓝宝石(1 / 3)

“黄老是说,我这个是赝品?”

魏腾飞额头亮晶晶的,他有点紧张了。

“这个倒未必。”

就在魏腾飞紧张到出汗的时候,蒋教授开了口。他道:“汝窑虽然世传无大器,但是世事无绝对。”

“况且这碗也并不算太大,仍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而从这碗的青釉,胎体种种情况分析,则这为汝窑无疑。”

“腾飞你也不必太紧张。”

原来汝窑的瓷器一般都较小,盘、碗等瓷器的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

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所以世传“汝窑无大器。”

但是魏腾飞这个瓷器,碗的口径可能还不到20厘米,仅凭器型大小,就说他不是汝窑,没有说服力。

那个黄老之前说出那句话,就是以这个为根据。不过这时听到蒋教授这么说,他是也道:

“这样说也对。汝窑最有力证据,还是他这天青釉,这个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魏腾飞之前还以为自己遭打眼了,吓了一跳,这时听到老师跟他说不防事,他心情这才平静了下来。

其实玩古玩,搞收藏,最怕打眼。稍一不慎,有些人就可能被骗。

而与之相反,如果能捡漏,则是古玩这个行业最光荣的事,也是一个让人沉迷古玩,不能自拔的地方。

很多玩古玩的人,通常都会到一些穷乡僻壤去,从乡下人手里,淘好货。

通常的确有很多人能淘到宝。因为乡下人的见识,毕竟狭窄。传说有用青花瓷装猫食喂猫的。

这种人,宝物留在他们手里,也糟蹋了。从他们手里把宝物淘出来,也不算骗。因为他们本身不识货。

而且淘货者并没有说这东西怎么差,只是没有说这东西怎么好罢了。

那不识货的人,粗心大意把这货卖了,能算别人骗他吗?

但现在有些鉴宝节目,打着专家给建议的旗号,从观众手里骗真品,那就是属于骗了。

因为你一开始,是给人说你这是公平给人评价,提供专业意见的。

然后说人家东西不行,低价骗到手。虽然你仍没有说人家东西怎么差,但是人家以为你是真实建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