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教育改革(1 / 3)

对于李鸿仑的话,楚宁本以为李贤会反驳,可谁知李贤竟是乖巧的点头说道:

“这件事左相已经给朕提及了……听闻李先生的长孙女也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可曾婚配?”

这一下倒是轮到李鸿仑有些不知所措了。

皇上这样问,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这便是等于皇上要跟自己攀亲戚了。

“回皇上,长孙女年方二八,确已到了婚配年龄,只是目下并未婚配。”

“好啊!”

李贤赞许道:“听左相说起,此女深得李先生家学,博闻强识,而且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李鸿仑微微欠了欠身子:“皇上谬赞了!”

“行吧!这件事便交由左相安排。”

李贤轻松便处理了李鸿仑口中所谓的朝廷第一大事,话锋一转说道:

“李先生,前些日子朕提出想在翰林院选出一批读书人来充当伴读,此事进展如何了?”

对于这件事,李鸿仑显然早已有了措辞,恭声回道:

“回皇上,人选名单我已经拟定出来了,岁末朝会上,我会奏请此事。”

李贤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才说起了今夜召见的主题:

“前些日子楚宁谏言,要对科举进行改革,不知李先生可有什么想法?”

李鸿仑本就是天下文人之首,对于科举更是极其关注,现在听说楚宁谏言皇上对科举进行改革,一下子就显得十分重视起来。

“哦,我想先听听楚大人有何高论?”

楚宁谦逊的笑道:“高论不敢说,只是有些泛泛之谈,想和李大学士沟通交流交流。”

“请说就是。”

楚宁明白,要想真正推广科举改制,那肯定必须要得到李鸿仑的拥护。

至于李鸿仑这个人,也并不是顽固守旧的老学究,说起来他反而很重视采纳别人的建议。

于是,楚宁也就放开了,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首先,科举考试是为了国家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在我看来,这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文本,首先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学教育体系。”

要想开民智,就必须改制旧科举,广开学堂,推行义务教育。

可楚宁知道现在想要彻底废除科举制,肯定是不现实的。

这一步不能迈得太大,不然,容易扯着蛋。

这些事楚宁早在青山县时便已经在做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