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太庙祭祖(1 / 3)

一直都在凝神静听的范仲知道,皇帝这是要给自己下达任务了,赶忙上前拱手道:

“皇上,臣在!”

在这一众朝臣里,除去左相余天正、门下侍中夏岩、御史大夫孙俊和文渊阁大学士李鸿仑,也就范仲是前朝时便在的老臣了。

说起来,唐帝对于范仲却是更加的信任。

“范寺卿,立刻拟定文书,以快马送达各番邦及诸国,昭告天下!”ъΙQǐkU.йEτ

“臣领旨!”

唐帝一一安排着各部政务,全然没再顾及李贤的感受。

这时候的李贤仍然是蒙的。

说真的,在他心里从来就没想过做什么储君。

而且就这样一句话,未免是不是也太草率了些。

可现在看现场情况,似乎除了这位左相大人,其余朝臣对此并无意见。

就连文渊阁大学士李鸿仑似乎都很想让自己做皇太弟。

这就有点麻烦了!

看来不做皇太弟还真不行了。

不过李贤却不想受命,还想再反抗一下。

等到唐帝嘱咐完毕了,李贤趁势进言道:“皇兄,要不你再想想,臣弟是真的不适合做储君啊,这国之大事臣弟没有经验,再说了,臣弟这性子只想着过些逍遥日子,这储君之位……”

“打住吧!”

唐帝止住了李贤婆婆妈**话痨,关于这位堂弟,他怎么可能会是一拍脑壳就决定的事。

早在亲政登基后,唐帝便让人打探过各家藩王的子嗣,所有情报汇集入京,唐帝便在这些情报中一眼看到了关于李贤的情报。

说是有一次,李贤在庆州府看见一名贵公子在殴打一个穷人,李贤见状上前询问,方才得知,那名贵公子就是因为看那个穷人是穷人便打了他。

而那名穷人竟然也是毫无怨言,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打,就是因为自己是穷人。

于是,穷成了原罪。

据说此事,让李贤回府后在房间里待了三天三夜,想要把自己活活饿死。

后来唐帝便让人特意留意了李贤,此人后来性格大变,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入京一年后,唐帝便又对李贤多方有过了解,对此人十分满意,心里早就有了立他为储君的打算。

“你以为,朕还不知道你的心思,告诉你,这件事你没得选择。”

唐帝悠然一笑,别人是处心积虑想着要做储君,可这位堂弟却一心都在隐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