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再谨慎也不为过(2 / 5)

首先是沿海过于荒凉,再来是大江的河床高低多变,更现实的是五湖那边不缺造船可用的木材。

不算吴国还是越国,反正他们对自己地盘的开发程度都不高,遍处能够见到原始森林,需要十几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

中原那边不一样,历经几百上千年的栖息,可能会有参天大树的存在,只是数量方面远远少于吴地、越地、秦地和燕地,与巴地、蜀地一比则是更少。

曾经国力越强的列国,他们国中的参天大树就越少,说不上到底是为什么。

程朔出现顾虑的是楚国水军已经在集结,要去“鸠兹”的大江分叉支流非常靠近“鹊”这个地方。

目前“鹊”被楚国占领,当地一直驻扎着一支楚国水军,该支水军有活跃在原军与楚军交锋的现场,只不过一次都没有进入大江支流进入五湖。

原国这边无法搞清楚是“鸠兹”的支流无法通航到五湖,或是楚国水军担心遭到支流里面原军在两岸进行伏击。

另外,哪怕那一条支流可以容下“翼”船航行,不一定就能容得下楼船通行,说什么都要实地试一试才会知道。

派人探勘河床的作业耗时太长,原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浪费,采取了最笨也是最土豪的做法,直接让一艘楼船过去进行尝试,能通过当然最好,不能就哪里被搁浅从那里改造,不管耗时多久争取人工迟早一天改造到能够使楼船通行。

有那么一点需要注意,但凡能够在地图上被标记出来,河流通常都会比较长,再来是宽度一般也比较宽。

毕竟,太小的水系根本没有标记的必要,不是吗?

程朔左思右想还是暂时不派出水军接近“鹊”,免得激发双方在大江的大规模接战。

“你等驻扎‘邗’,敌军前来可作反击,平时不对楚国水军进行挑衅。”

接到命令的人是智林。

而作为水军统领的智英需要跟随舰队一块出海,他们将通过海路出现在越国旧都“会稽”的沿海,并且在当地的海湾实施登陆。

原军接纳了一批原越国的水军将领,对当地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当然,不是那批原越国水军将领说什么,原国这边就无条件相信。原国还是有派探子前往当地实际勘探,勘探结果与某人描述不附合,一再进行确认之后,说谎的那人肯定是会遭受严厉处置。

在“邗”附近驻扎的原国水军并以此一次性大举出动,程朔一天派出去一些,并在大江沿岸进行了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