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处心积虑(1 / 5)

直接杀掉对方首脑,再去吞并势力?这种做法具有可行性,问题是显得过于粗糙,想要整合的麻烦不会少。

近些年秦国与代国合作了很多事项,见面就谈友谊,动辄就是两嬴为一家,抱团取暖的成份居多,真没有认知到了两家只有合为一家才有出路的地步。

秦军约定日期而战果然成功欺骗了义渠,两天后的凌晨做到全身而退。

周边的异族都觉得诸夏列国讲信誉,作为异族的他们也干不出约战却逃跑的事情,哪怕知道秦国在诸夏列国中比较特别,义渠怎么会知道秦国这么不要脸呢。

等待义渠发觉秦军逃跑,盛怒之下出兵追击。

秦军的轻骑兵与代国的骑兵合作伏击了前来追击的义渠万余人骑兵,双方厮杀了一整个白昼的时间,以义渠败退而落下帷幕。

“义渠可知原国发兵之事?”赵毋恤重新跟秦君刺会合,问起了这事。

秦君刺被问得陷入迟疑,想了想如实答道:“未可知也。”

关于义渠人知不知道秦国面临的险境,着实是有些不太好说。

义渠存在的时间挺长,只不过他们跟诸夏这边很不一样,概略来说就是义渠人更加愚昧一些。

诸夏这边的各国对于邦交早就玩得很熟络,义渠人还停留在等待有需要再去找人,找到人先吆喝一声,愿意合作就一块喝顿酒,不想合作互相都别浪费时间立刻转头走的阶段。

在军事思想方面,诸夏已经整理出了一套套理论,义渠人玩得就是跟着感觉走。

简单来说,义渠连文字都没有,不具备成体系的教育,可能有天赋异禀的人,知识却无法使用更科学的方式传给下一代。

另外一点,诸夏这边的列国,他们认定谁是敌人会花更多的心思打探消息,包括义渠、白翟、楼烦等异族势力极可能字典里连“情报”这两字都没有。

先进文明遇到落后文明为什么能进行各种碾压?不是简单的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从思想到做事方式的各方各面都存在差距,落后要挨打绝对是至理名言。

为什么两宋碰上辽国或金国是被暴打的一方?两宋或许在文学高度上碾压辽国或金国,但是国家政策先天走歪,再加上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真没有多少胜过辽国和金国的地方。

他们合兵一处,退到了汧水的上游。

这个地方在“雍”西北方向的两百里开外,距离另一個异族势力乌氏仅有八十里不到。

乌氏同样是一个历史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