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一 为人民服务(2 / 3)

”吴子玉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词语,感到十分好奇。

“对,边区所有官员,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为百姓服务的公仆。这是刘总司令经常教育我们的。”施肇基解释了一下。

“为人民服务?公仆?”吴子玉把这几个字反复咀嚼了几遍,越发感觉到新奇和深奥。这可是他闻所未闻的。

“请教施长官,此说法出自何处?”

“我也问过刘总司令,他告诉我这是华夏一位大智慧者所言,至于是何人,他并未言明。”施肇基老老实实地说道。

其实,不是刘大双不想言明,而是真的无法解释清楚的。他又不想剽窃太祖的思想。

“却是大智慧者,言简意赅!吴某佩服。”吴子玉搜肠刮肚了半天,也想不起这是哪位大贤说过的。

不过,这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刘大双的事情,他听得多了,实业、军队、民生等等。可背后的东西却知之甚少。

“吴某愚钝,还请施长官多说几句。”吴子玉兴趣大增。

“自古以来,华夏官员以为百姓父母而自豪。有点政绩,便沾沾自喜,以父母官自居。百姓也是感激涕零,又是送表、又是上万民书的。但我们边区正相反,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每月的薪资,皆为百姓血汗。百姓选我们做官,只是一个职位,一份责任。我们只有诚惶诚恐地为百姓做事,方才对得起百姓的信任。”施肇基又详细说了一遍。

吴子玉听了,多少还是不信。他不是三岁小孩,从大清至今,官府如何,他是略知一二的。

“真如此?我华夏何愁不兴!”吴子玉感叹了一句。

“没什么奇怪的,也许将军听说了。此次东瀛军队入侵,为了抗击侵略者,筹措军费,刘总司令散尽家财,连几个赢利极好的工厂都卖掉了。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施肇基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保安军乃地方团练,这么多年,平叛御外,没拿过国家一分一厘的军费。全部是边区自筹及刘总司令自掏腰包。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多年下来,何止千万之数。但刘总司令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这样的官,华夏又有几人。”施肇基多少有点激动了,语气也激昂了许多。

吴子玉彻底无语了,他还真的不知道,刘大双是这样一个人。

古之圣贤又如何?大敌当前,民族大义在上,还真就是此人挺身而出,救国救民。

吴子玉多少有点羞愧,曾几何时,也自负颇高,曾想着,有朝一日,为国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