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七 星星之火(2 / 3)

海参崴并不是很理想,每到冬天,有几个月的时候,海水结冰,无法航行。

罗刹人最想占领的是旅顺港,因为这是一个不冻港,是俄罗斯进军太平洋的最理想港口。

庚子事变后,罗刹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占领了旅顺港。可是在后来与东瀛人的战争中,又失去了旅顺港。

海参崴现在只有几万居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农业生产几乎为零,他们可没有华夏人那两下子,到哪里都能够种菜种粮食。

说白了,罗刹人就是东欧平原上的一群强盗,根本不愿意老老实实安顿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东瀛军在海参崴登陆后,对于自已那点口粮可是紧紧地看住。

开玩笑,东瀛人现在也是穷的叮当响,这点吃的全是国内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几万大军反客为主,从港口开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严实实守住了给养物资。

罗刹人在这里没有多少驻军,眼巴巴地看着东瀛人的粮食给养,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按照罗刹人的性格,早就开始动手抢了,可惜,兵力不够,打不过,只能按耐住性子,强忍着。

希尔什维克这些年的成绩还是卓有成效的。不断地在工人、农民、士兵中宣传渗透,已经建立了很多地下组织。

这其中,相当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刘大双。

刘大双不仅向他们提供武器、资金等支持,还在理论上给予指导。

鉴于罗刹的国情,虽然是个农奴制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国内已经产生一批训练有索,有组织有纪律的一支产业大军。这些人接触到了现代工业文明,思想觉悟已经提高了。对腐朽没落的**制度有着切身的体会和认识,更容易发动和组织起来,云云。

对于这些东西,上过**课的刘大双讲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怕傻大黑粗的罗刹人记不住这些理论,刘大双还指示李秋雨印刷了一些罗刹人小册子,分发给罗刹同学们。

许多布尔什维克同学对于刘大双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理论家托洛茨基也是赞不绝口,说是东方出现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老列同学也仔细阅读了刘大双的小册子,深受启发,对于自已领导的事业更是心里有数了。

方向明确了,就不会走弯路,再加上刘大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物资援助。老列同学的事业蒸蒸日上,进展飞速,罗刹国内到处都是和老列有着共同理想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