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九 如遭雷击(2 / 3)

句话倒不是虚头巴脑地客气,而是对刘大双所说可以速胜敌人更感兴趣,这超乎了他的意料和判断。

“刘某的一点浅薄见识,倒是让先生见笑了。”刘大双似乎并不很在意。

“不,我知刘**绝非滥言之人,即如此说,必有所依。”蒋方震摇摇头,他专门研究过刘大双,知道这个人平时很低调,但言出必践。

“既然这样,刘某就随便谈谈,不当之处,还望先生指正。”这些大道理,后世的网络上都研究透了,刘大双的见识远非这个时代的人能比。

“咱们先从华夏积弱开始谈,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夏真正落后,从大明就开始了,禁海令的颁布,隔绝了华夏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那个时候,正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借助于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欧洲列强占据了大片的殖民地,也赚了无数的钱,积累了大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欧洲人开工厂,办实业,生产出大量产品卖到全世界。最可怕的是,欧洲的科学技术突然间来了个飞跃,而且几乎是全面的飞跃。这一下,我们华夏就落后了。举个例子,在军事上,大明已经装备了火枪,装备了火炮。可是,从明到清几百年几乎再没有进步。为什么?是我们华夏的文化出了问题,对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认识不足。一帮老古董天天提倡以仁治国,读书人每天吟诗做赋,轻格物,轻工商,……”刘大双一口气讲了许多。

蒋方震在东瀛留过学,也去欧洲考察过,自认为对这个世界已经够了解了。

可是眼前这个传说中的小皮匠也会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这真的是皮匠吗?

“刘**,问个题外话,您真是只读过一年私塾?”蒋方震实在忍不住了。

“是啊!幼时家贫,勉强读了一年。”刘大双一本正经地回答。

“可是,……可是,您刚才所言,绝非仅读了一年私塾的人能够知道的。”蒋方震是一万个不相信。

“唉!怎么说呢?我小时候就是个书痴,见到什么书就去看什么书。我们靖安有个图书馆,里面古今中外的书籍都有,我很多东西都是在那里学习的。”刘大双脸上不红不白的。

蒋方震听了刘大双的话,差一点忍不住笑了。

书痴?看这土匪一样的形象怎么也跟书痴二字联系不到一块儿。刘**您可真能逗笑话。

但心里却是一动,一个只读了一年私塾的人,能够埋头在图书馆认真读书,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请教刘**,您在信中说,随着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