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零 教育为先,引导为先(2 / 3)

刘大双果断地说,他没办法从大道理上说通孟会忠,干脆强制性命令。

“行,我去跟他们说。”孟会忠不再争了。

“记住,找的蒙古人你要看一下,好吃懒做的,天天喝酒不务正业的,再穷也不要管。手脚勤快的,肯下力气,不怕吃苦的才行。”刘大双嘱咐了一句。

经济社会也是一个竞争社会,你自己不争气,天天指望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人还是没有必要去帮,一个失去了上进心的人,任何帮助都是徒劳的。

县里税收不错,刘大双现在把税率定为营业额的百分之一。目的是希望靠着低税收,吸引更多的人来经商、定居、办实业。

靖安是个偏远地区,政策必须要优惠点,环境也要好点。

县衙就养这么多人,花费不多。多余的税收他准备用来建公立小学,修修道路,整治一下污水。

至于**办企业,他觉得还是算了吧,**就是**,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就可以了,没必要自己去当大老板。

三个区,各办了个公立小学,分别是海明区海明小学、长庆区长庆小学、瑞光区文化小学。瑞光区由于刘大双已经建了一所瑞光国际学校,所以叫文化小学。

学校的建设,刘大双一点都不敢马虎,全部是砖瓦结构的平房,层高4米,每个教室约一百平方大小,两边各开了四扇窗户,为了保温,窗户是双层的,配上平整透明的玻璃,教室里采光极好。

标准四百米运动场,还让工厂加工了一些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材。

只要是靖安居民的小孩都可以免费入学,就算是临时居住的,小孩一样可以入学,也不收什么赞助费。刘大双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师资力量就差了些,学校的老师一部分人是居民中识字的,另外一部分在刘大双前两年办的学堂中选了些年龄大,成绩好的。

课程设了三门,语文、算术和自然常识。

自然常识这门课是刘大双亲自要求的,内容也是刘大双编写的。有点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他认为《十万个为什么》是他小学时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它开启了一道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研究大自然的门。

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下雨、下雪?为什么闪电、打雷?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为什么鸟儿能在空中飞行?为什么鱼儿在水里淹不死?

趣味横生,包罗万象,刘大双就是要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眼光不再局限于靖安十里八里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