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中俄友谊乌拉!(2 / 3)

儿第一个表态。

“还有二件事,一个是带着我们干粮,酒和鞋子的样品,想办法推销给小日本,但注意保密。赵四儿,你奉天熟悉,多动动脑筋。另一个就是,沿途不少胡子,你们去拜拜山,把咱们的意思说说,只要不找麻烦,我们也可以每年送些粮食、酒什么的给他们。说不通的,记好地方,回头咱们就去灭了他们。”说到最后,刘大双语气中冷冰冰的。

“少爷,放心,咱们以前也在绿林干过,知道怎么跟他们说。”刘全忠接着说。

“银子,马匹,还有东西我都让刘副司令准备好了,等下你们去找他就行了。”

……

日俄打的很热闹,日军在**仁川登陆,一路向北攻,沙俄军队在鸭绿江构筑了防线,准备死守。

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准备一场大战。

日本现伇只有二十多万军人,很想速战速决。沙俄有一百多万军队,可是都布置在欧洲方向,远东才十几万人,所以,沙俄是要拖时间,等待援兵到来。

两个国家军队很有意思的,有个共同点,就是士兵性命不值钱。

沙俄军队在欧洲有“灰色牲口”之称,言外之意就是一群穿灰绿军装的牲口,命不值钱。经常是打胜了,死的人却比敌人多。

日本军队这时候也是处在武士道精神的疯狂中,有个“猪突战术”最能说明白,就是一群士兵端着枪,不闪不避,直挺挺的往前冲。

所以,这两个作战风格相似的军队相遇就看谁更不怕死。

沙俄国内调兵,调物资,最快的就是西伯利亚铁路到满洲里,然后转中东铁路。但这个时候的火车,没个十几二十天,根本没办法从俄罗斯欧洲部分跑到中国。

海路更不用提了,没一二个月,这船是绕不过来的。

俄军补给线过长,导致补充人员物资很紧张。

靖安的酸黄瓜、压缩干粮、酒、鞋子等一送到波波夫手上,这个退役军官马上意识到这解决了俄军的一大难题。

这酸黄瓜腌的绝对正宗,配上自己手里的酒,俄军士兵战斗力肯定直线上升,嗷嗷叫着往前冲。

这压缩干粮也太方便了,撕开包装纸就能吃,一个壮汉吃一块直打饱嗝。

带着样品,找到了俄军指挥部,谁都不傻,能够就地补给,何必万里迢迢从俄罗斯运过来,省下车皮,可以多运人和弹药。

俄军指挥部马上命令波波夫,最快速度把货物送到,货款直接去道胜银行拿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