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完整的cpu芯片造出来了(1 / 4)

电极藻是利用系统反馈的知识合成而来,性能效果远超硅晶体。

配合活性微光的刻印技术,还能直接省略晶圆的加工过程。

最终刻印出的晶体管密度与效果,是普通硅晶圆无法企及的。m.bīQikμ.ИěΤ

知道伟达的人是想验证刻印效果,叶风直接提议用新材料。

但是听到他的话,伟达的众人却是一愣。

“不做对应的掩膜板,芯片就算放上去也刻不出东西吧?”

技术主管惊讶之余,忍不住发问。

芯片制造是要先设计好晶体管排列方案。

再做出对应的掩膜板,涂上光刻胶涂层才能开始的。

现在替换晶圆,没有对应图纸的掩膜板,光刻根本无法完成。

但对此,叶风不以为意的解释,“既然是新材料,肯定也有新的制作方法嘛。”

“你确定只有设计图纸就能制造出芯片?”技术主管依然怀疑。

科顿开口了,“试试吧。”

他的眼中带着浓厚的兴趣。

从捆绑销售到展示芯片,再到此时叶风信心十足的解释。

这件初听只像玩笑的事,变得越来越真了。

科顿亲口同意,技术主管就算有意见也得憋着。

当即,便拿出设计图纸,配合叶风将其输入到了微光中。

这是一枚设计完整的cpu芯片,包含运算,存储等功能为一体。

设计图输入微光后,叶风拿出一枚大了一号的电极藻基片,放到机器入口。

紧接着,便在机器上操作起来。

伟达作为芯片行业的巨头之一,自然已经用上了asml的uev光刻技术,能产出5nm精度的芯片。

但这种芯片的设计图,当然不会作为试验品拿出来。

这一次拿出的设计图,是一款比较老的芯片。

几年前卖的火热,如今已经停产。

因为比较老的关系,这设计图上的晶体管密度,精度等要求都不高。

但既然要用微光,自然就得优化一下了。

于是叶风在输入参数的时候,干脆就以0.1纳米精度的标准来输入了。

如此一来,晶体管数量能提升好几个数量级。

栅极长度,也能完全超越芯片本身的规格。

输入所有参数,确定没有问题后,叶风按下控制按钮。

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