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动心思的人(2 / 5)

“是,臣等遵命,多谢陛下!”

等他们推下之后,朱允熥也陷入了沉思。

海上作战不比陆地,如果是在陆地上,那么大明可用的将领有很多,但是一涉及海战,就需要仔细思量了。

水上作战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廖永安和廖永忠两兄弟了。元至正十五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

至正十七年随徐达收复宜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在囚牢中逝世,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并亲自写文祭奠,配祭功臣庙。

跟随哥哥一同投靠朱元璋的廖永忠,英勇善战,跟随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

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作为南路军右副将,赢得夔州之战,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参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得到朱元璋“功超群将。

只可惜洪武八年三月,坐罪赐死,谁是名将就此陨落。

“王忠,召越巂侯俞通渊入宫觐见!”

“是,奴婢遵命!”

过了一阵子,俞通渊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心怀忐忑蹑手蹑脚的进了谨身殿,跪地行礼道,“微臣俞通渊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

朱允熥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道:“朕躬安,越巂侯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微臣多谢陛下……”小太监搬了锦凳,俞通渊便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朱允熥问道:“越巂侯,真听说你父兄都是水师名将,这些年你没有参与海战,不知可还熟悉?”

俞通渊赶紧行礼道:“陛下但有所命,微臣必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嗯……”

朱允熥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就就和他说起此次出海巡洋的事,让他协助马和等人挑选水师人才,俞通渊自然无不应允。

俞通渊是明朝开国名将俞通海、俞通源之弟,俞廷玉的幼子。

说起来他还真是沾了父兄的光,以父兄故,充参侍舍人,随徐达征战秦、陇、燕、赵,积功授都督佥事。征哈剌哈至捕鱼儿海,获酋长、人畜。

朱元璋念及俞廷玉、俞通海功,洪武二十五年,封越巂侯,岁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因为在平静西昌叛乱之时立有战功,所以就翘起了尾巴,在历史上,洪武二十六年坐累失侯,遣还里。

可见这家伙也是个不安分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