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谏言和人性(2 / 4)

“督察院职责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责任重大,切记不可大意。”

景清道:“多谢皇太孙殿下教导,学生定不负责职责。”

朱允熥之所以让他做御史,是因为督察院这个部门在朝廷当中的地位非常关键。

督察院在各地设有按察御史,凡是各个行省的政务他们都可以弹劾!

这样就可以帮助天子治理天下,也会充当天子耳目,知道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哪些是**污吏,哪些是善善良正直的官员。

这就使得天子对于地方上的掌控,变得更加紧密。

在任何时代,都有天高皇帝远的说法因此,皇帝就需要有自己的耳目,监视官员贪腐,查明政绩优劣。

就像现在的很多人不喜欢反贪、纪检这两个机构,在明朝做官,也几乎没有人喜欢督察院御史,甚至对他们非常讨厌。

但无论如何,谁都不能抹杀督察院的作用!

能让**污吏不喜欢的,皇帝就会喜欢,百姓就会喜欢!

而且除了弹劾之外,督察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督各道”。

督察院还有一个都察院还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统,即巡抚系统。

举凡地方政务、军务、财务,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特殊事务如盐政、茶政、马政等等,均由这个系统掌管。

巡抚之名,产生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

后来皇帝派遣御史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此后不论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情完毕复命,即或停止派遣。

起初称为巡抚,或称镇守,后因为镇守侍郎与巡抚御史不相隶属,公文往来多有妨碍,定为都御史。

到后来一省的长官就成了巡抚,总揽政务,所以巡抚已经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不过在编制上,巡抚仍属督察院都御史们的“外差”。

所以如果掌控了多长时间,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出御史,派人巡视大明的各地。

看看哪些官员贪腐,哪些人疏于理政,就可以借着他们弹劾,将他们革职查办!

自己要在地方上任用一些人,这些人将来也会成为自己所用官职之中最高的,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做出来的证据越多,官职会越来越升高。

而那些后进的,官职肯定普遍低于他们。

朱允希望自己在用人的时候,自己所用的人不会被金钱迷住双眼,也不会浑浑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