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矛头对准皇太孙!(2 / 4)

。”

如洪武十七年设行都司儒学,洪武二十年设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及诸士司儒学等。

可见,当时明代的官办地方教育是很发达的。

府、州、县学及各卫司儒学的学科内容,按洪武二十五年的规定分为四科。

礼,就是要熟读经史、律令、诏诰、礼仪等书;

射,就是由礼部颁布射仪,举行射法演习和比赛。

书,就是要临摹名人法帖,每日五百字;还有数,要熟习《九章算术》。

明代学生的待遇较优厚,学校都由固定学田为基金,学生入学即供给食宿,称为廪米,学生称廪膳生。

学规很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月考、岁考,对学生的品行有稽查簿记录。

如果在县学学了十年,依然学业无所成,或犯大过的,就要罚作吏人,追缴学费。

并且朱元璋规定,学生不许评论**等等。

朱允熥又对任亨泰道:“礼部也要仔细甄别各个县学的学正、教谕和训导,师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要对他们的品行和学问都要加以考虑,这件事你们礼部斟酌之后,再禀报给陛下。”

朱元璋接过来说道:“皇太孙言之有理,甚和朕心,礼部就报给皇太孙吧。”

任亨泰行礼道,“微臣遵命!”

说完了话,躬身退回朝班当中。

这时户部侍郎郁新立即出列,禀报说道:“启禀殿下,臣有本奏!”

在得到允许之后,郁新说道:“户部涉及到大明的各方各面,事务较多,而随着大明日益昌盛,税收越发生增多,

所以现有的官吏公务非常繁忙,已经不足使用,尤其是北方一些地区,更是缺少可用之人……”

“臣请陛下开恩,从举人当中选取一些进入户部,以便有所分担……”

众人不由得看向郁新,紧接着又把目光放在了皇太孙殿下的身上。

这哪里是要选取官吏啊,简直就是向北方施恩啊!

尤其是进入户部的官员,那更是多了一份殊荣!

因为皇太孙对户部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常在户部处理公务,进入户部,就等于进入殿下的眼界呀。

再者说了,这事如果不是皇太孙殿下的命运,郁新敢越过殿下办事?

朱元璋道:“准奏。吏部把北方举人的名单汇总,送到户部去,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