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最后的演说(1 / 4)

另外不得不说,电影的音效配乐非常优秀。其中的功劳大部分必须归功于配乐师hildurgudnadottir。而电影在特定场景挑选搭配的上世纪经典音乐,如预告片主题曲《smile》、小丑在楼梯上的舞蹈配乐《rockandrollpart2》、结尾暴动时放的《whiteroom》和片尾结束时播放的《that'slife》,都在氛围的塑造上起到很强的烘托作用。还有背景音乐和音效对场景内情节发展的节奏的到位把握。如在影片亚瑟第一次在地铁爆发时,子弹发射的声音与车内不停闪烁的灯光和被暴力冲昏头脑的亚瑟开枪追杀的动作达成频率上的一致,惊悚的气氛将节奏一下子建立了起来。演播室里,小丑和主持人的逐步对立使节奏迅速加快,长焦锁定住亚瑟与莫瑞二人,在人物间言语的对峙中,人物矛盾和主角的激怒心理伴随配乐与剪辑的渐进加快而愈演愈烈,从而推进冲突至最终的碰撞。以大提琴作为背景音乐的片段里,大提琴的音调旋律会在男主心态动摇时发生诡异的偏移走调。以及在一些表现震惊、茫然失措的情绪时,渐入的耳鸣声也把人带入到电影的视角中。HTtρs://Μ.Ъīqiκυ.ΠEt

最后必须说的是演员杰昆·菲尼克斯的精湛演技。如果没有杰昆的演技支持,这部人物驱动电影的主体外在表现就失去有力支撑,也就无法产生与电影情感刻画密度相匹配的代入感,那么一切主人公活动的表达也就失去灵魂。在该《小丑》这部电影里,杰昆是采用体验派的表演方式,同时糅合进自创的表现派表演技巧,给影片带了更多的表演空间和十足的观影体验,并将亚瑟这个角色演绎得极为深刻细腻。他饰演的亚瑟起初给我感觉尽显沧桑和老态,而到最后小丑的装扮又让人觉得好像二十来岁似的。影片拍摄过程,导演托德与杰昆一直都是处于相互交流、提出意见的合作状态。亚瑟在卫生间独舞的情节就是杰昆针对剧本内容提出修改,再由导演和演员的商量之后决定表演的;而小丑入场的片段是由杰昆自由编排了七次以上的不同入场方式后才最终选定的结果。这更进一步地扩张了影片的自由表现空间。可以说,作为人物驱动电影的根本驱动力和视听表现的灵魂,杰昆不但支撑住了整部作品,使人物的表演占据高比例的视听语言部分,还牵动了电影的总体质量水平,拉高了一个层次。

同时电影对除亚瑟·弗莱克之外,其他人物也刻画地很到位,比如由弗兰西丝·康罗伊饰演的亚瑟母亲彭妮·弗莱克的臆想症和言行举止都和亚瑟有对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