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必读(1 / 1)

诸天谣 龙七二十一 426 字 7个月前

十多年前,我同起点的编辑进行过一次网络文学的讨论。

那时候起点的vip阅读模式才开始弄,他们的观点是:以情节不断地推动故事,其他所谓的文笔、内涵、立意、境界等等,都不重要。

我一听,那不是瞎扯淡吗?除了情节亮点以外,剩下的不全是**?

那时候我真这么认为的,很傻很天真不是?

时间证明这种搞法蛮有市场,现在你在公共场所随时可见低头盯着手机屏幕的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看网文。

我发现当初混淆了一个概念,他们说的其实是如何不断推动持续性阅读,将其转化为点击、订阅、捧场等等,而不是让你回味感慨、领悟升华,也就是说,把文学商业化。

有一个挺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仅仅在其载体,一为屏幕一为纸张,正如刻在竹简上的字并不比写在纸上的字高贵。

其实大不然!

由竹简到绢帛到纸张,只是文字载体的量变,到达屏幕时已经质变,那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层面。

因为,当你面对无比浩瀚的选择无比快捷的操作时,阅读注定是浮躁的。

我敢打赌,把《红楼梦》搁到网上绝对会点击寥寥,《水浒》也只能好上一点点。

在网络上我坚持不了十分钟研读《红楼梦》,在网下却可以泡壶茶捧书慢慢品咂。当然,没有一回是认真看完过。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所以,成功的商业文学为何要“以情节不断地推动故事“,是被网络阅读的浮躁性和商业模式的单一性决定。

我也不喜欢传统文学庄严而缺乏活力的面孔。

文以载道,只要载了道,啥都累,别说文了。

咱老百姓,还是热爱喜闻乐见的事情多一些。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意****,那就只能呵呵了,丫也要树立科学的意**观是不。

网文之核心在意**,并不是一个坏词。人的一生中老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脑海里同自己对话,在想象演绎,试问谁人不曾意**?

但我觉得,至少也应该有点谱,有点逻辑,有点科学基础,有点别出心裁的想象力。

随便扯一个概念就神功大成?至少你也得让人觉得真实吧!

看开头就知道结尾,套路都似曾相识,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个妈生的?

动不动就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