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孙十万(1)(1 / 4)

刘贤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的姿态,所领荆州使团下辖的各部精锐,在丹徒城外每日进行的操练,不过短短数日,就让丹徒城内所聚各个群体,对来访江东的荆州使团就议论不断,特别是对刘贤,那关注就更多了。

特别是江东的那帮士族豪强,刨除刘贤当初趁乱夺取荆州,对他们形成的冲击外,被步骘和诸葛瑾所领江东使团,带回到江东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部蒙学典籍,还有改良造纸术所产天策纸,就使得很多人都想了解刘贤。

过去在荆州籍籍无名之辈,究竟是有何等才能,竟能写出这等典籍,还能琢磨出优于左伯纸的新纸。

对待这样的特殊关注,暂驻在丹徒城外营寨的刘贤不清楚,不过身居在丹徒城内的孙权,却能通过各方面了解到这些。

双方在沉默博弈数日后,孙权终究是耐不住性子,谴派麾下诸葛瑾前去荆州使团,邀刘贤进城一叙。

“说起来…孙仲谋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刘贤骑在马上,对随行的陈矫说道:“趁着赤壁大战的胜利,趁着夺取江淮的军威,顺势把江东的治所,从吴郡迁移到丹徒来,这对他们富春孙氏而言,其实是打破枷锁的最佳抉择。

就江东六郡的那些士族豪强,没一个是简单的存在,特别是以吴郡表现最为抢眼,其兄孙策在征服江东期间,表现得太过于刚烈强势,杀掉不少不愿归顺或有着不满的群体,这固然让孙策得到这些地盘,不过却也埋下对立的隐患。

更别提孙权继承孙氏基业时,他们富春孙氏的内部也不安稳,这也难怪孙权掌握江东的初期,选择韬光养晦那一套。

就算是某做了孙权的位置,只怕也会选择他这种方式,身边所聚拢的文武,不是其父孙坚的旧部,就是其兄孙策的旧部,加之不少人都心属其弟孙翊,关键还有几个堂兄弟,表现得也不太满意。

想想都叫人觉得头疼啊。

现在江东治所迁移到丹徒,只怕期间孙权也整合了麾下各方势力,只要休养生息数载,能确保江淮这处要地不丢,那今后江东对外进取的势头,还是极为强势的。”

“主公说的没错。”

陈矫微微点头道:“都言江东四族的底蕴,都是极为深厚的,在江东各郡的势力和人脉,可谓是盘根错节的存在。

孙权将治所迁移到丹徒,又自领车骑将军、兼领徐州牧,由此可见此人的野心,同样是不小的。

而眼前这座丹徒城,虽说孙权迁移过来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