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和平,是打出来的(1 / 4)

下雉。

“从江夏都督府筹设以来,确保荆州东线的区域安稳,来自柴桑方面的压力,就一直存在着。”

霍峻挎刀前行,神情严肃,伸手向刘贤讲述起来:“下雉作为荆州东线的前驱,毗邻重兵把守的柴桑,自周瑜领军屯驻以来,就不止从江面谴派水船袭扰,还通过几处要地向下雉展开袭扰。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步骘、诸葛瑾率领江东使团,奉孙权之命赶赴荆州,才算是告一段落。

为确保下雉一带的安稳,在江夏都督府与江夏郡太守府商榷后,决定将治下的百姓悉数内迁,尽管期间出现不少问题,不过末将都逐一进行解决……”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听着下雉守将霍峻,所详细讲明的情况,刘贤心里生出感慨,当前的下雉城,俨然成了一座兵城,以抵御来自柴桑方面的威胁。

在与江东方面对峙的大环境下,黄忠和潘濬因地制宜的做出这等决断,无疑是最正确的抉择。

想确保荆州东线的区域安稳,继而保障荆州整体的稳定,就必然会让部分地域的秩序被彻底打破。

取舍,往往是受环境所影响的。

“这样做是正确的。”

刘贤收敛心神,出言肯定道:“依托下雉这座城池,修筑起稳固营寨,继而确保区域的稳定,这样才能避免柴桑方面的威胁,对我荆州东线造成过多冲击。

江夏都督府所辖各部,奉天策府所定敕赏决断,将所授勋田皆集中在下雉、蕲春一带,的确能有效调动麾下健儿,保卫荆州东线的决心。

不过天策府也要表明态度。

这样吧。

所明各级功勋授予勋田,凡是集中于下雉、蕲春一带者,可根据所获各级功勋,酌情增授20亩、40亩、60亩差额勋田,此决断何时将柴桑夺取,再由天策府出面废除。”

“主公英明!”

黄忠、霍峻、袭肃无不抱拳行礼道。

这算什么英明啊。

这不过是安抚人心罢了。

刘贤心里感慨起来。

不管是换做是谁,对自己抛头颅洒热血所获勋田,却被安置在最危险的地域,那心中多少是有怨气的。

刘贤所做的这些,就是有效的疏导怨气。

这世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也不可能有,不过刘贤想确保天策府的发展,就必须维系好相对公平,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