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荆北行(4)(1 / 4)

涉及造船工艺的革新与提升,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情,在看不见的地方,会牵扯到很多层面的改变。

铺设龙骨以增强船只的稳定性,这是从内河航运朝着近海航行,甚至是远洋航行的一大标志。

刘贤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能缩短新型造船工艺的周期,但他终究不是经验丰富的船匠,涉及到船只内部的构造,还需杨泉、李新这些专业人士,带领着麾下的船匠,来逐步的摸索总结。

相较于冶炼工艺、灌钢法、曲辕犁、造纸术、印刷术这等周期性短的工艺革新,涉及造船工艺的革新与提升,周期性就相对很长,如此就造成一个严重问题,及时纠错性是很差的。

不能出错。

一旦出错的话,所返工形成的代价极高,甚至在错的路上行走,会导致耗费大量钱财造出的船只,根本不具备使用功效。

“主公对造船业很是重视,这对我天策府,对荆州稳定而言,都是难得的好事。”

刘敏负手而立,看向不断询问情况的刘贤,心生感慨,侧首对董恢低声道:“想确保荆州东线的安稳,发展和壮大荆州水军,是必须要走成的路。

过去我荆州的造船业,相对来说是比较繁荣的,尽管比不上江东那般强盛,但至少还有招架之力。

不过此前曹操领军南征,对荆州造成的破坏和冲击太大,以至于我荆州的造船业,包括荆州水军,都遭受严重打击。

面对这种被动的境遇,倘若天策府不能尽快发展好造船业,想依托西陵、江夏两郡所构江防,抵御住江东方面的水军威胁,其实是很不现实的。”

“子仲说的没错。”

董恢点头认可道:“江东所造楼船,在此前与曹军交战中,可谓表现极为抢眼,只是楼船的建造时间,所耗钱财、木料都是极多的。

现在某所担心的,是主公在洞庭湖造船诸厂,所提出的龙骨铺设、增设船舱等新造船工艺,是否具备可靠性。

如果这条路走错了,我天策府所发展的造船业,至少要耽搁一到两年,这无疑会延缓荆州水军的筹建啊。”

对于全新的生产工艺,其实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安心接受的,毕竟所处的环境并非真空状态,一旦出现错误的判断,就会影响到所在势力的发展。

特别是处在乱世下,作为一方势力的上位者,那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错误决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严重威胁到势力发展,甚至可能会导致势力陷入瓶颈,错失一统神州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