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形势大好(1 / 4)

刘贤所提的考核标准,就是科举制的雏形,是专门针对天策府遴选人才,所特别设定的形式。

对荆州士族豪强坚守的那套准则,对现行的察举制,并没有直接全盘否定掉,毕竟想让旧制度朝新制度迈进,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刘贤从不奢求所有人,皆能听从他的号令,遵循他的主张,牵扯到利益的事情,既得利益群体是固执的。

斗争是不会结束的,就看斗争形式怎样进行。

天策府所明的抡才考核,在刘贤定下基调以后,庞统、蒋琬、刘巴、赖恭等一众天策府要员,遂开始各司其职的完成该制,明确各领域的考核范畴,准备对奉求贤令聚拢江陵的群体,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考核。

“公琰,近期某打算离开江陵,前去视察一番共进会所设工坊,在各地筹建的进度怎样了。”

刘贤坐在木椅上,看向蒋琬说道:“说起来,从我荆州恢复安稳后,某就一直待在江陵城,没有前去其他地域。

这不好。

荆州各郡的发展和建设,不能只靠各地所呈的公函,来了解相应情况,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看到和听到,才能确保真实性。

毕竟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两封公函,就能阐述清楚的,某不去多了解些情况,这心是不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贤所领的天策府,对荆州各领域的掌控都趋于安稳,荆州整体态势也稳定下来。

牵扯到政、军、法、农、工、商等领域,皆开始有序的运转起来,或许各领域的安稳还很薄弱,不过至少能确保天策府不会陷入被动。

而针对荆州治下的士族豪强,包括大儒名士这一特殊群体,刘贤也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做到相应的安抚和拉拢。

短期内的荆州,是不会有较大波动的。

蒋琬沉吟片刻后,眉头微蹙道:“主公想去视察荆州各郡,特别是共进会所设诸工坊,的确是有必要的,毕竟荆州整体的发展,是需要看各郡落实政策的情况来定。

不过这个时间,能否向后推移些?

其一,清剿宗贼和匪寇一事,还在有序推进中。

其二,天策府所定抡才考核,近期就要召开。

其三,荆州学宫的后续安排事宜。

像这些重要的决策,是需要主公来决断的,就算主公想离开江陵视察,也要等这些事宜明确后再进行。”

别看荆州牧是刘度自领的,不过荆州上下都清楚,实际的荆州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