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南郡都督,天策上将军之威(1 / 3)

将军府正堂。

随着刘贤所定任命和调整,被逐一明确下来,黄忠、魏延这些将领心里都明白,自家主公在奠定天策府秩序,为后续征战夯筑牢靠根脉。

无规矩不成方圆。

特别是军队这一层面,如果相应的秩序、建制、军规军纪等,都不清不楚的维系着,迟早会出大问题。

让黄忠和魏延感到欣慰的,是除骁骑营和破军之外,相应营校的建制,都被明确相应的规模。

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

如校尉部定编6000众,都尉部定编3000众,别部司马部定编1000众,这些都是常设的建制标准。

统辖混编刀盾兵、长枪兵、弓弩兵等兵种,以此保障各级营校基础战力。

而除了上述明确的建制外。

还根据各级营校的规格等级,增设各级的督察别部、斥候别部、军医别部、亲卫别部等特殊兵种建制,以此增强各级营校的统筹。

“明确的这些常设建制,想来诸位都能理解。”

刘贤环视眼前众将,朗声道:“不过这个各级的特殊兵种建制,某还要延展一点,所言明的这些建制,是对应独部基准的。

那何为独部基准呢?

像仲邈所领校尉部,下辖2个校尉部,那他麾下所辖诸特殊兵种建制,就对准校尉部基准建制。

用这些校尉部建制内的员额,筹建麾下各级分管体系,而非校尉部募一批,都尉部再募一批,那会造成体系臃肿,不利于行军打仗。

同样的道理,独领都尉部、独领别部司马部也是这样,天策府所辖诸军,一切都围绕打仗而建。”

刘贤明确麾下各军建制,配属相应的特殊兵种建制,就是以打仗为核心来定。

天策府所辖诸军,做的事情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

对于这种明确的军制标准,对袭肃、霍峻、宗预、廖淳、赖茂、杨忠、刘锴等将,心里无不生出感慨。

毕竟刘贤所言的这些,在其他诸侯势力并不存在,其麾下将领所辖的军队,就是一个笼统的规模。

李严心里很感触,随着这些军制、秩序、军规军纪的明确,天策府所辖诸军,在江陵完成整编后,那战力必有所提升。

“从即日起,魏延所领骁骑营,赖茂、廖淳所领校尉部,杨龄、章勇所领都尉部,常驻在江陵城。”

刘贤继续说道:“其余将领所统各部,悉数撤离出江陵城,进驻到城外营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