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大明民间,也已沸腾(1 / 4)

当然了,人们感受最深的,还是大明朝廷对扶桑的恨意!

道理很简单,这《海外国民法》,怎么早不颁布,晚不颁布,偏偏现在在朝廷即将征扶桑的时候颁布呢?

为什么,要成为朝廷攻打扶桑的组合拳之一呢?

很显然,大明朝廷就是要让扶桑人即便投降,也只能成为“、海外国民”!

那么,这次朝廷出征扶桑,自己到底能为朝廷做些什么呢?还有,朝廷征扶桑,对于普通人来讲,意味着什么机遇呢?

不知多少百姓,在心中暗暗琢磨。不知多少百姓,在互相谈论。不知多少百姓,在踌躇满志。

……

……

南京,春明楼。

“……刘仁轨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却时运不济,蹉跎了大半辈子。如今年过花甲,终于得到领兵过万的机会,当真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他率领一万三千水军从熊津港出发,沿白江而行,到底能否遇到扶桑大军?又能否建功立业,一战成名?”

啪!

京城第一说书人俞本猛地将醒木一拍,道:“这段《刘仁轨平倭传》,咱们明天接着说。”

言毕,向着台下深深一躬,收了醒木和手帕,转身离开。

“诶!俞先生,别走!别走啊!”

一名三十来岁的壮汉,紧走几步上前,双手一拦,道:“俺有话和您说。”HTtρs://Μ.Ъīqiκυ.ΠEt

“什么话?”俞本道:“事先声明,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我们这些说书的,就是得一天说一段,连续不断地说。要不然,今天把故事讲完了,明天我们吃什么去啊?”

“哪里,俞先生您误会了!俺没想让您,接着说书。”

“那你是想?”

“如今,朝廷要征扶桑了,民间议论纷纷。您马上就开始说《刘仁轨平倭传》,信手拈来,这是多大的学问啊?谁不爱听?所以,俺就想让您指点指点,说说,如今这朝廷大军要平倭了。对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来说,是不是意味着什么机会啊?”

“对啊!俞先生,您说说吧!”

“俞瘸子,这不是让你继续说书,只是让你谈谈时事而已,不算坏了你的规矩!”

“咱们大明可不讲什么莫谈国事。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俞老板,讲讲吧!”

……

众客人纷纷附和。

“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