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科举大诏,天下震动(1 / 3)

接下来的一个月,朝堂上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其一,杨宪贪污案发,朱元璋震怒,将杨宪剥皮实草,并且穷治杨宪朋党。三百多名大小官吏牵涉其中,受株连的总人数超过了四千。

其二,御史台弹劾左相国李善长居功自傲,对皇帝执礼不恭——曾经皇帝生病十余日,李善长都不入宫探望。非但如此,李善长的儿子驸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来朝见,实在是恃宠而骄了。朱元璋从善如流,下旨削李善长年禄一千八百石,以示惩戒。

其三,朝廷右相国邵荣,年龄老朽,请求致仕。朱元璋略作挽留,便行允准。

其四,升尚书右丞胡惟庸为右相国。

其五,钦天监监正、御史中丞刘基,保留钦天监监正之职,免去御史中丞之职,进级为御史大夫。刘伯温的御史中丞之职,由江浙行省参政陈宁接替。

其六,拱卫司从即日起,改名锦衣卫。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就是毛骧。锦衣卫的职责有三: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

老实说,天下只有朱标一个人明白,朝堂这番复杂变动背后的逻辑。

杨宪就不用说了,贪污腐化,结党营私,朱元璋不杀他还留着过年?不但要杀,而且要大杀特杀,以震慑那些察举制的官员。从长远上看,这种震慑的作用当然不大。但是,从短期来看,这种震慑的效果还真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几年内,那帮想要结党营私贪污腐化的官员,会好好想想自己的脑袋和家人。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处置李善长,让邵荣退休,和提拔胡惟庸,这三件事其实是一件事。邵荣不退休,胡惟庸哪有上位的机会?不处置李善长,打击李善长的威望,胡惟庸即便当了右相国,又哪里有和李善长打擂台的资格呢?当然了,朱元璋对胡惟庸也不是什么真爱。关键是,维持平衡。李善长和胡惟庸势均力敌,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才能让察举制的官员们堕落的不要太快,更不要在科举中使什么阴招。

刘伯温、陈宁、毛骧的任命,毫无疑问,是在增强大明监察机构的力量。科举制选出进士之后,经过两三年的历练,才会逐渐提拔。那么,究竟要提拔谁呢?究竟是谁,只能在原地踏步呢?怎么防止营私舞弊?那些察举制的官员们,会不会团结起来,对科举官员们进行排挤?所以,朝廷的监察力量必须增强,防止各种**倒灶的事情发生。

毛骧就不用说了,本来就干的监察的差事。现在拱卫司改为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