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此去中原,不胜不归(1 / 3)

朱标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本将军,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话说,大概在距离现在两百四十年前。我华夏出了一位大英雄。他领兵北伐,中原各地军民百姓人心振奋,群起响应。

一时间,黄河南北共有数十万华夏好男儿参加义军,金朝自燕山以南号令不行。

可正在这时,朝廷有旨意到,命那大英雄领兵北返。

大英雄退兵之日,汴梁百姓遮道相留,说相公此去,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很显然,大英雄退军,金兵复至,这些响应大英雄的军民百姓,会遭受金军最残忍最血腥的报复。

但是,大英雄却只能回答这些军民百姓:朝廷有令,吾不得留此。

一时间,汴梁百姓哭声震天!他们既是在哭北伐失败,又是在哭自己悲惨的命运!

大英雄也泪洒当场,慨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最终,他宁可抗旨,也要留军五日,掩护汴梁百姓军民退往襄汉。然后,故土难离,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和这位大英雄一起背井离乡?还有最关键的,大英雄能救一部分汴梁百姓,那黄河两岸的数十万义军怎么办?他们的家属呢?HTtρs://Μ.Ъīqiκυ.ΠEt

大英雄一撤军,注定是我华夏百万生灵惨遭杀戮!此后,朝廷北伐,再难获得北方百姓响应矣!”

将这段话讲完之后,朱标再次缓缓向大家看来,道:“大家知道,这位大英雄是谁吧?”

“是岳武穆!”

“是岳爷爷!”

“岳飞岳鹏举!”

……

人群中纷纷有人答言。

朱标微微点头,道:“没错,就是岳武穆!朝廷历代皇帝,丧权辱国,放弃了不知北方多少土地和百姓给胡虏。现在,纵然是岳武穆,也身不由己,放弃了北方百万军民百姓。北方百姓,又凭什么要继续信朝廷呢?从那以后,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我华夏的南北之分,才日渐分明!所以,不得不说,是华夏朝廷先对不住北方百姓,北方百姓才忘记了华夏朝廷!”

这话当然是真的!

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m.bīQikμ.ИěΤ

北方子民身为华夏子民,执着学南北之分,淡化名族之别,当然是有原因的。

宋太宗赵光义屡战屡败后,“修德以怀远”,实际上放弃了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