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父慈子孝,创业维艰(1 / 3)

七月十四,朱元璋率领的二十万吴军,与陈友谅率领的六十万汉军,相遇于康郎山下。

何为康郎山?鄱阳湖东南湖中一座湖心山也。方圆不过三里,高不过三丈,高低不平,怪石嶙峋,无法安营扎寨,连做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如此不起眼的一座小山,却将因这场鄱阳湖决战而千古流传!

……

……

“这就是陈友谅的舰队么……”

朱元璋、朱标,以及数十名吴国的文武大臣,站在吴军旗舰的甲板上极目远眺,观察着陈汉舰队。

此时此刻,朱标心中不断涌起了四个字:创业维艰。

是的,创业维艰!

朱标当然知道陈友谅的战舰非常高大,甚至能说出陈友谅战舰的具体尺寸。但知道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清晨薄雾之中,一艘艘红色巨舰缓缓驶出,虽极目远眺也望不见尽头。最大的舰船是吴军旗舰的两倍以上,即便中等舰船也远比吴军旗舰大得多。哪怕是最小的舰船,也足以与吴军旗舰分庭抗礼,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非但如此!

陈汉所有战船都涂抹了丹朱之色,整齐划一。而吴军的舰船,却是红、白、综、黑皆有,驳杂不堪。

如果不讲战力只讲卖相的话,那陈汉军可以比作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而吴军充其量是一群营养不良的饥民罢了!

这仗可怎么打啊?

朱标就算明知此战吴军必胜,还是了感到沉重的压迫力,心中感慨着朱明创业的艰难!

事实上,朱元璋见此状况,都瞳孔微微一缩。

他沉声道:“国师!”

“在!”刘伯温微微躬身。

朱元璋道:“你通阴阳晓八卦,能掐会算。现在,你给咱算算,今日之战,我军战况将如何?”

刘伯温高声道:“上位头顶三丈,全是必胜之气!力战于此,必获全胜!”筆趣庫

朱元璋又道:“张铁冠,你说呢?咱今日之战,能否得胜?”

张铁冠,就是铁冠道人张中了。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的主要身份是文臣,兼职才是望运占卜。而张中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大军占卜吉凶。

这老道毫不犹豫地道:“昨夜金星在前,火星在后,兵事有利于北方。今日我军出击,必获全胜!”

“好,借二位吉言!”

事实上,朱元璋让这二人占卜